讀書筆記  之  這樣教出史上最會玩的榜首-平凡家庭的不平凡教養祕訣  高馨汝&許捷

 

============================================

 (P71) ....即使是孩子,也要有「做好本分工作」的認知

一般來說,小學階段,即使資質普通的孩子只要上課專心、課業好好寫、考前花點時間複習,除非題目太刁鑽,通常成績都不會太差。所以我給兒子訂下的標準是月考各科都要達到九十五分。理由是,只要他平常上課專心聽講就可以拿八十分了,如果回家功課好好寫,把實力累積到九十分,考前再複習一下、評量多練習,絕對有機會拿滿分。我還「仁慈」地容許他不小心粗心犯錯喔!失掉五分,至少標準要達到九十五分!

 

清楚設定目標,然後讓孩子了解,為了達標,他需要出多少努力才能達到。這樣算不算給孩子壓力?確實是壓力,但我會講清楚「標準背後的原因」,分析給他聽,讓他知道只要肯念、肯做,達標一點都不難!即使只是一個孩子,也要有「做好本分工作」的認知才行,所以兒子從小就知道,我不會要求他滿分,但低於標準就要被「算帳」。不要誤會!這裡講的「算帳」並不是打小孩,而是「檢討」。

 

我從來不會因為考試成績打孩子,但考不好,我會問兒子:「為什麼?」他要告訴我考壞的原因?不會?還是沒有準備?不可以告訴我「不知道」,硬掰也要講出個理由!如果合理,修理的程度可能是不能玩電動、打球......等,代表他將被剝奪做喜歡的事的權利,也等於失去他的自由。

 

 

為什麼考不好?訓練孩子養成反省的習慣

我很少追著兒子盯他讀書,但是他自己會怕準備不夠,不是因為他看重成績,而是怕被算帳檢討!

因為從小學時期開始,我給兒子的態度養成,就是每次考試結果如果不如預期,都得口頭檢討。升上國中,大小考不斷,為了避免孩子壓力太大,連帶使得親子關係過度緊繃,我也改為「只看大考、不看小考」的原則。但是,我知道反省的習慣已經深化在他的腦袋裡頭,不相信?瞧瞧他國中的生活週記,就不難看到,他三天兩頭都在反省,連導師都覺得好氣又好笑呢!

 

等到高中,口頭檢討當然早就不用再做了。除了有一回,兒子數學考壞了,我關心他是不是題目太難?他才不好意思的「自白」是因為上課時聽懂老師教的,就以為自己會了!回家偷懶沒練習,考試當然過不了關。聊到最後,兒子還一臉嚴肅地下了結論:「數學是要用做的,不是用看的!」我聽了忍不住暗笑「兒子真是逗!」而且我也相信,他從此再也不敢投機取巧了!

 

現在為了訓練補習班的學生養成反省思考的習慣,有時候光用嘴巴講,印象還不夠深刻,我還會叫學生寫「檢討單」。檢討的內容包括原來的目標分數是多少?結果考了幾分?最後還得加上,考試時寫錯了第幾大題的第幾小題,為什麼錯?錯的原因要注記在旁邊!每一題都得交代地一清二楚。最後,還得在最下面寫著改進的方法!

 

....我只是要訓練他,考完後,除了有錯誤要訂正,還要懂得反省,找出改進的方法才是重點,下次才有進步的可能。

 

檢討,也是孩子發現錯誤、修正學習態度和方法的最好機會!對於資質不錯的孩子,有時候更要適時防堵,避免因為小聰明而怠惰學習。

 

 

============================================

 (P195) ....把握生活中機會教育的片刻

不只看電視劇喜歡玩「假如是你,換做是我」的Q&A,電視新聞我也不放過。經常把握機會給兒子提醒和暗示,因為他愛玩,喜歡到處趴趴走。當媽的,還是會擔憂安全問題,但我不會每天兒子出門就緊張兮兮地碎碎唸!因為多唸幾次就變耳邊風。

 

相反的,我常「取巧」用發生在第三者身上的例子讓孩子借鏡。像是看到新聞報導,年輕人為了趕時間騎車發生意外,我就會趁機「嚇嚇」旁邊想學騎摩托車的兒子!配點血淋淋的新聞畫面,讓他感受一下生命的脆弱和騎車上路可能遇上的危險。

 

(P196) ....同理心的培養

在家看電視會這樣,出門旅遊逛街時也是。所見所聞,都是我們母子聊天的話題。雖然不是刻意要對兒子講什麼大道理,但長久以來,這種奇妙的對話方式,似乎也養成他隨時觀察周遭人事物,而且從觀察中整理思考的習慣。

 

曾經跟熟識的家長聊到這方面的經驗,結果他告訴我:「奇怪?我也是這樣做啊!看電視時如果報導落後國家或是弱勢族群的孩子有多可憐時,我就會提醒孩子要惜福!」但是女兒就會回嘴:「我知道啦!你每次看電視都講這些,好像怪我很浪費什麼的!可是我明明又沒有做錯事。你為什麼一直講我?」

 

進一步了解她和女兒的對話內容,我發現問題出在講話時的「主詞」,這位媽媽開口閉口就是:「你要惜福、你看看人家多可憐、你怎樣怎樣......」孩子覺的自己被罵,當然不舒服,心理產生抗拒,父母的用心也就聽不進去了。

 

我的講話習慣剛好相反,看到新聞裡面的弱勢朋友際遇可憐,我會說:「許小捷,我覺得我們好幸福喔!可以吃飽穿暖。」或是:「兒子!我想去認養小孩耶!你覺得好不好?我們一個人認養一個好不好?」

老實說,剛開始我並沒有特別意識到自己這樣的言行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示範作用,但經過和其他家長的交換心得後,確實發現,父母從自我反省出發,以身作則的同理關懷,比起耳提面命的教誨,更能達到效果。

 

 

============================================

 (P202) ....用「有條件的同意」取代「無條件的反對」

不只這樣,有一回他還跟我說:「有個網友要約我面耶?」

我問:「多大?」

兒子答:「小六。」

當場我沒反對,只是跟兒子講:「那你跟對方說,我媽媽要跟我一起去喔!看看他的反應如何?」這招成功嚇跑那位網友,這事也就不了了之!用「有條件的同意」取代「無條件的反對」,這麼一來,兒子既不會因為我不答應他赴約而不開心,他也因此更了解網路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差別,透過網路結交的朋友虛實難辨,需要更謹慎小心。

 

 

============================================

 (P205) ....國中時,兒子就有所謂「女性的好朋友」,我也大方地讓他們用男女朋友的名義往來。因為我覺得國外的孩子,大部分十幾歲就開始交往男女朋友,父母也都大方對待!

但是我都會講明,交往可以,但兩個人的功課都要進步。

 

成長路上,相約求進步

一塊讀,有些家長會擔心年輕人浪費時間玩鬧,反而不能專心念書。但我通常會讓兒子約同學到家裡,可以從旁稍微觀察,但不會過度干涉。而且,即使偶爾房間傳來嬉鬧聊天的聲音,我也覺得無妨。因為我都會先講,大家一塊念書,目標就是每個人的成績都要進步。只要達到目標,其他又何必干預太多呢?

 

不止這樣,高中之前,我還會確認複習的進度,比照平常兒子複習功課時的作法,要求他們在評量或複習卷、課本等右上或左上角落,清楚記下日期。我就能夠掌握孩子們的狀況。今天複習了多少頁?寫了多少?統統一清二楚。如果發現窩在房間一整天的時間,進度只有一丁點,就會追問原因,沒辦法說服我的話,就等著被修理。修理的意思當然不是打人,而是意味著,下次我就不會輕易答應兒子找同學一塊到家裡做功課,或是我會要求改在客廳念書,等於失去被信任的自由。

 

不管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我的台詞都是一視同仁:「來家裡跟許婕一塊念書,我很歡迎!但是既然要一起念,目標就是要努力求進步,而且每次來都要訂進度,讀快、讀慢因人而異,但是有目標、有進度,才不會浪費時間,否則我沒辦法跟你們的父母親交代。」只要遊戲規則講清楚,孩子們即使會玩鬧,還是懂得克制。

 

 

============================================

 (P208) ....父母常常很難拿捏,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什麼可以問?什麼不可以問?我覺得有一個很簡單的檢驗方法,就是在開口前,先問問自己:「問孩子這個要幹什麼?」是因為他行為偏差需要提醒嗎?還是其他狀況?如果都不是,只是單純的好奇,那麼建議爸爸媽媽保持靜觀、不過問。

 

別忘了,我們也曾經年輕過,有幾個人當年交男女朋友時,會乖乖聽父母的話?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會奢望孩子,交朋友時聽咱們的意見呢?過度干涉只會把親子關係弄糟,等到真正有問題發生時,孩子也不會開口求助,不敢也不想,父母反而沒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iva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