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讀書筆記  之  深情 - 教出懂愛、用心、有情的陽光孩子 - 游乾桂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98561

 

============================================

 

(P12)為什麼人生非如此不可,我從青澀到成熟,不懂事到懂事,而他就必須由健壯變成年,以致於永遠離開?

 

我可以想像一種可能,如果遲至四十歲,再遇上他,我會怎麼做?至少我會經常開車帶他看山看水,與他一起吟唱陳三五娘,陪他憶童年到溪中摸蜆;我可以完全理解他的心思,明白他冷淡的背後其實是熱情。

 

當我十三歲,進入青春狂飆的年代,他已高齡六十,十足老人,我根本無法理解眼前的父親,為何急迫地告訴我一堆未來的事,用意何在?我當它是耳邊風,不屑的,懶得搭理,完全不曉得他的人生在這一刻已經往下坡滑行,不再活力充沛,他需要體貼與幫忙,而非莽撞與衝突。悟徹這些事不是因我來大學時修習心理學、成為作家,而是長大。

 

=>記:及時行孝~ 也要傳播給孩子~ 但要記得:有付出,才會有收獲。

 

============================================

 

(P46)我是個偷智慧的高手,別人的曼妙觀念掩身而過,我都想把它據為己有,成為有意義的行動。有一回,電視台錄影時,遇上丁醫師,她提及女兒上國中開始,每年生日,她都寫一封情意綿長的信,說出母親的溫柔觀察與貼心鼓勵。

 

我創造更多可以寫信的私屬節令,他們的生日我寫,我的生日也寫,媽媽的生日更是要寫;最後連端午節、中秋節、過年,都想寫它一封長信,害得女兒抗議起來,說我疲勞轟炸,讓他們眼睛長出繭來。

 

(P49)瑞士的教育家很特別,強調:「學什麼都好,但要學到最好。」我也把這麼精彩的觀念,透過書信告訴孩子。

 

=>記:書信可以緩和衝動,斟酌字句~ 將利刃般傷人的話語,轉話為傳遞智慧的字句,引導到自己想要達到的地方!

 

============================================

 

(P54)我常告訴孩子,如果忙碌,我可以比現在多賺一倍或更多的錢,但我選擇不要,原因無它,想多陪小孩。

 

=>記:「孩子比金錢重要」,要記住!並且要告訴孩子:你們比錢還重要!

 

============================================

 

(P58)孝順真的很難,父母通常把最好的東西放進子女的碗中,而子女則是把最不想吃的放進父母碗中,閻王爺希望可以改變這則事實,讓孩子們知道如何把最好的東西留給父母。

 

原諒別人不是姑息錯誤或軟弱,而是堅毅與勇敢,因為不懂得原諒他人,不僅他人受苦,連同自己也很苦,閻王爺期待這項寶物可以重返人間。

 

愛是一粒種籽,種下去,就有機會結出果實。

 

=>記:孝順、原諒與愛。

 

============================================

 

(P63)知足的人永遠不會貧,不知足者永遠不會富。

 

============================================

 

(P64)親子之間,最美的印記應該叫做回憶,而且必須用心織成,讓彼此的生命圖騰中都有一大片書寫著彼此印記的動線,有一天,即使分離了,孩子有了自己獨立的家庭,還能打開記憶的扉頁,互相思念。

 

=>記:再有一天,如果父母離開了,孩子還可以在這美麗的印記中,思念著父母曾經對孩子的思念。

 

============================================

 

(P65)我有一本原先不讓孩子知道,後來家人全知道的回憶簿,從兒女很小開始,就負責把他們留下的隻字片語、斷簡殘篇全收集了起來,一張張貼在這個小本子上。我保留他們寫在衛生紙上的童言童語,運算數學的字條,罵我的話,塗鴉的作品,信手捻來的巧思,以及長大後的戀愛小語,第一封情書的草本.....,真是族繁不及備載。

 

這些在他人看來極其簡單,沒有什麼作用,根本不是獎狀的東西,卻是平凡中的不平凡,它們是我生命中獨一無二的紀念品,當是唯一。

 

=>記:妞妞小時候的畫作,不知跑哪去了!?

 

============================================

 

(P67)當年我忙,女兒的童言童語提點了我:「我不在,你在;我在,你卻不在」我明白小小孩心中的大大涵義,她指的是我們無法交錯的時間。我大約是從那一刻開始,慢慢有著工作與家人何者為重的爭辯?最後決定,孩子在時,我務必要在。

 

那一年,兒子幼稚園大班,女兒小一,遲了一點,但還算來得及,我更改了我的生命地圖,把工作賺錢順延到第三順位,陪兒女玩樂順理成章進升到了第一順位,成了孩子的大玩偶。

 

而今兒女漸漸脫離春青期,長大成人,屬於他們的人生序幕正要拉開,可以預言的,我的空巢期快要到來了,不免有些慌張,忍不住偷問:『長大之後還會理我嗎?』

 

『放心啦,不會拋下你當孤苦老人的啦。』

 

兒女信誓旦旦打了包票。

 

我安心多了,我沒有錯過孩子的童年,看來他們應該不至於錯過我的老年吧。

 

=>記:人生的順位,記得要時時檢視~

 

============================================

 

(P69)歲月推移,媽媽卻在我的錯過中早就忘了以前的一切。如果不錯過,我們會有更多值得回憶的母子時光。

 

人人皆會有錯,最好別太遲。

 

錯過理由很簡單:

 

以為還有明天

 

不急,慢慢來

 

老像秘密一樣藏著 (說不出口的愛)

 

=>記:電影『橫山家之味』

 

=>記:人人皆會有錯,最好別太遲。

 

============================================

 

(P75).......電影『送行者』友人的看法比較獨到,並且意有所指 - 我們都是送行者。

 

送行者?

 

我驚愕著,友人敏銳嗅出我的迷惑,馬上接口說,別緊張,是送孩子前行的人。

 

真是妙解,我莞爾一笑。那一夜,我陷在沈思之中,心裡想著,如果我是孩子的人生送行者,該給什麼、或者該做什麼,才能陪他無礙前行,一生有用,無怨無悔?我想到了三個非做不可的角色:

 

當個伯樂  .....父母是最好的伯樂,我們與孩子最接近,理應最懂孩子的特質,明白擅長之處。

 

送禮的人  健康、快樂是我以為非送給孩子不成的厚禮。親子不可能相行太久,終需別離,孩子得獨立書寫自己的人生,足以一生受用的禮物,大約就屬健康與快樂了。

 

給孩子掌聲 快樂來自掌聲,你給了嗎?

 

最近剛讀完龍應台的『目送』(時報),很有感觸。歲月交錯,父母將目送孩子漸行漸遠,而孩子則目送我們越來越老,一路到終點,最後,我們墓內,他們在墓外。

 

....我們都喜歡掌聲的,不是嗎?....孩子喜歡的是-

 

好棒哦。

 

真是厲害。

 

怎麼辦到的?

 

你好強。

 

心肝寶貝。

 

人生需要動能,動能來自掌聲,掌聲越大,人就大步前行,孩子需要這樣的送行方式,引領他們通往美好的快樂天堂。

 

生命是一篇小說,不在長,而在好。- 辛尼加

 

=>記:當下就要開始練習。

 

============================================

 

(P87)有一天,記者來訪,問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你對孩子最大的期待是什麼?

 

這回我有答案了:健康、快樂、愛我。

 

是的,愛我就好了,至少表示,一輩子,孩子對我的一種惦記。

 

 

 

父親節的禮物  ....原來是一疊紙,我的心開始犯嘀咕,等這麼久,得到的竟是一疊紙呀。但是當這些紙游移在我眼前時,我隨意翻閱,添了感動。

 

每一張紙都具備一種功能,比方說:

 

按摩券,可以按摩一回。

 

捶背券,可以免費捶捶背。

 

洗衣券,幫全家洗衣一次。

 

掃地券,負責讓家中的灰塵不見了。

 

最令我好奇的是請勿券......(可以用成)請勿購買券...請勿吵券....

 

=>記:好有趣的禮物呀~

 

============================================

 

(P92) ....他領我進了書房,一個筆筒,鞋子形狀,鍍了銅,端正地躺在書桌。那是兒子穿過的第一雙童鞋,他花了一點小錢拿去請人鍍了銅,收藏起來,讓歲月定格。

 

牆上有畫,我一眼便可辨知衣服、褲子、襪子....,不用分說,又是一個第一與唯一,他洗過、盪平,帶去書畫店裱裝,成了一幅畫世無雙有意義的畫。

 

他的『初心』單純,就是想讓自己與家人之間,有一條隱形的紅絲線繫著,讓生命之間變成有意義的組合,而不是像動物一樣,養大了,只顧著勞燕分飛。

 

=>記:愛與創意兼俱的藝術品~

 

============================================

 

(P95)何謂好爸爸?大人的答案清一色都是不怕辛苦、勤奮持家,給孩子最好的;孩子的答案卻是,多一點時間陪他們,講故事給他們聽,知道他們的心事。原來大人只給大人想給的,至於孩子想要的,卻忘了給了。

 

=>記:好真實!

 

============================================

 

(P102) ...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難捨得捨,來得去得的風華。他說,賺得到的一定是我們的,賺不到的,應該就是別人的;他的豐富哲理,直到我離開朝九晚五的工作場域,成了布施教育的演講者,才有更大的體會。

 

(P103) ...身教讓他的善念等比繁殖,他努力工作賺錢,再把它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樂善好施的他,除了助人,也回饋保戶,年年贈書予人,我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本談及善念的新書『天使補習班』(九歌),他一口氣訂了五十本,『再忙,也要很浪漫』(時報)加碼訂了一百本,贈予有緣人,讓我好生感動。

 

=>記:要學習!

 

============================================

 

(P108)某些在班上求學時不具優勢的人,出了校園竟成了鋒頭人物,在場域中獨領風騷,是某一個行業的先行者,他們展現的才華比起第一名,根本不遑多讓。

 

原來人生是無法預知的,優秀者恆優秀,魯鈍者一直魯鈍,並非真理,轉彎處就有天堂。

 

=>記:轉彎處就有天堂。

 

============================================

 

(P110)看見自己的缺點,把它改正過來,就是優點了。 - 普卜利西爾

 

============================================

 

(P111)林太乙女士所寫的『林家次女』(九歌)一書,出版年代久遠.....我從封凍的書堆中,撥了撥煙塵,找著它的身影,再次展讀,竟有了不同的感觸。尤其〈爸爸不要我上大學〉一文更讓我喜出望外,添得知音。

 

.....怎麼可能會要求自己的女兒,連大學都別唸了。這個謎團最後從〈讀書的藝術〉一文,得到解答。

 

文中引證杜威的想法:讀書是一種冒險。法朗斯則說:讀書是一種靈魂的壯遊,隨時可以發現名山大川,古蹟名勝,森林幽谷,奇花異卉。而今,讀書卻已變成分數的苦役,旨趣完全不見了。

 

能力才是關鍵!

 

林太乙的確辦到這一點,曾在聞名國際的『讀者文摘』擔任過總編輯、社長等職,靠的就是出色的中文底蘊。

 

=>記:記錄一段林語堂與女兒林太乙之間的故事。

 

============================================

 

(P116)家對一個人的影響,絕非只是單單一種成就,

 

它是全面的,包括人格。

 

如果缺了情、少了慰藉,家人何異於外人?

 

如果家無法癒合傷痕,療養創痛,

 

談天說地,相互告解,會不會只是一棟設備齊全的旅館?

 

=>記:要家人每天都很想回家!

 

============================================

 

(P118)我的一位友人被領養長大,他便說過,沒有養父母不可能有今日的他。與原生家庭相比,就可以理解當年如果在那個家,當不可能是現在學者風範,他非常感恩,而且必須感恩,也教孩子懂得感恩。

 

他是個惜福者,所以很幸福,不吝惜把豐富的情感賜予別人。他的孩子很特別,敬天愛地喜歡大自然,徜徉於山水之間。

 

表現在外則是人際關係良好。

 

很有禮貌。

 

很感性。

 

總之,很討喜。

 

我問過朋友,這麼有情的孩子怎麼教的?

 

他說,首先你得有情,而且說出了口。

 

他常告訴孩子他們沒有名,統統叫做心肝寶貝。

 

他不談成績,但關懷生活細節。

 

他關心健康大過分數。

 

他只看優點不看缺點。

 

他讓孩子明白,無論表現如何,都是他的孩子。

 

他為用鼓勵,喜歡說:加油,一定有辦法的,沒有失敗這回事,爬起來就好。

 

他還有人生戒條,不管、不看、不罵....

 

在這種家庭成長,除了有情之外,看來還有勇氣。

 

=>記:還要有足夠的智慧與執行力!

 

============================================

 

(P129)與兒女的感情濃得化不開的秘密武器,就是玩樂。這些美好的事他們全記得,以致於懂得信誓旦旦回應,我老了,他們願意陪我縱情山水。....『嬉遊記』(時報).....

 

旅行作家保羅。法索就說:『某種意義上,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把人從這一站送到另一站,問題不在於是否到站,而是旅程是否盡興,是否美好。』

 

=>記:完全認同耶!

 

============================================

 

(P134)我有別於一般親子的溝通方式,就是不太喜歡用嘴,因為它太像一把利刃,脫口而出的,常會是傷人的話。紙筆添得溫情,至少在書房中左思右想,磨尖化圓,會有更多義理、更少怒火,不致傷到孩子。

 

=>記:不但適用於親子,也適用於其他關係的家人們之間哩!

 

============================================

 

(P141)從孩子離開家門的那一刻起,到抵達相應的目的地之前,沒有父母會放下掛念。那是本能,無可取代。

 

我一度不明白,以為父母很囉唆;等我當了父母之後,終究知道:那是愛,一種無法言喻的掛念,沒有理由的。

 

我很堅定地告訴孩子,掛念與限制的不同。

 

掛念含藏濃濃的甜味,香氣溢流。

 

說畢,我把身子湊了過去:

 

「不信,你聞聞看。」

 

=>記:好好笑的老爸~~ 真是一個有趣的老爸~~  好好笑的結尾~~ 真是一個有趣的作家~~

 

============================================

 

(P154)我不給  給不起的,不給;不必給的,也不給。需要的,我給;想要的,不給。柴米油鹽,給;房子、車子、名牌、好的手機.......,不給。給的愈少,孩子愈賢;給的太多,就不賢;什麼都給的家庭,孩子鐵定什麼都不會,只會茶來張口,錢來伸手,徒增其苦。

 

林則徐有名言一句,我深有同感: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人生有兩齣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二是躊躇滿志。 - 蕭伯納

 

=>記:佳文共賞!

 

============================================

 

(P159).... 最近我重排對兒女期許的順位,健康列為優先,身體好,什麼都能慢慢來,很多事最終都非靠成績而是體能造就。人品次之,不一定要有成就,但得有用,利於社會,領取好人卡。三要做有趣的事,而非有錢的事,有趣一定開心,有錢有時很苦。

 

他們的童年尚未結束,我則許他們一個「玩」字,玩吧!趁還沒被工作綁死之前,玩出精彩人生。

 

=>記:小孩子就是要好好玩!

 

============================================

 

(P166)...『太空人與獨木舟』(時報)是我閱讀過的科普書最感動的其中一本,它彰顯的便是這樣的意涵。父親是個著名的太空移民專家,希望獨生子繼承衣缽,成為聞名國際的太空理論學者,但兒子獨鍾海洋探險,喜歡挑戰獨木舟;父子爭執不斷,兒子吸毒入獄表達最深沈的抗議,父親因而得以反思,深感慚愧,決定讓兒子演他自己。出獄後的孩子朝著獨木舟冒險前行,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獨木舟冒險大師,父子再續前緣時,都是一方翹楚了。

 

我懂兒女的心思了。

 

兒子說他不想像我,不演心理學家,他擅長運動,未來想當運動科學家。

 

女兒有藝術天分,文字書寫難不倒她,喜愛美學設計。她也不當心理學家,未來想演一位出色的設計師。

 

=>記:謹記~~ 但也好奇:小孩子都不想像爸媽嗎!?

 

============================================

 

(P185)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 - 愛默生

 

============================================

 

(P190)沒有一個人喜歡被看缺點,但多數的大人卻都愛看孩子的缺點。

 

這種矛盾糾結,真是怪異,他們都知道被讚美好開心,

 

卻偏偏不承認孩子擁有足以被人讚美的優點。

 

....『缺點』教育是我的發現,也是華人最大的問題,當是我們與西方教育觀的最大差異:我們習慣看缺點,人家卻用優點看待孩子。缺點其實是個討厭的東西,我問過為數眾多的成人,沒有人喜歡被看缺點,但多數大人卻都愛看孩子的缺點。這種矛盾糾結,真是怪異,人人都知道被讚美好開心,偏偏不承認孩子擁有足以被人讚美的優點;可是當我提點幾件事,他們皆可意會,原來打掃廚洗也可以算是優點。

 

.....我會的不少,但不會的更多。

 

.....不過,想起電影『心靈捕手』中的一段話就釋懷多了。主角是一位微積分天才,女友問他,為什麼微積分他一見就會,而她卻不能?主角也疑惑,他說貝多芬為何一看豆芽菜就有音樂,他看了很久就是看不出音樂。

 

巧妙的對話,解了我的迷惑,任督二脈通透。

 

我的優點極好,缺點極差---

 

看見優點,我極好,看見缺點,我便極差,道理簡單。

 

孩子亦復如是。用優點的角度視之,體貼、窩心、懂事,運動能力不錯,有藝文才華;反觀缺點,就變成了功課不好,很愛項嘴,迷上電腦,愛玩。前者得了掌聲,後者會被責罰。

 

我喜歡被讚美,同時知道人人都喜歡;我十分肯定,如果讀者大大讚賞這本書,說它寫得極好,我將被鼓勵,下一本寫得更好。

 

這就是鼓勵的魔力。

 

教育的藝術,在於懂得引導,那是一股正向的力量。 - 艾米爾

 

=>記:放下缺點,不管是別人的,或是自己的!記住優點,不管是自己的,或是別人的!

 

============================================

 

(P198)....最近煉了一些智慧丹藥,很感性的告訴兒女:

 

「聰明者把困難當機會,愚蠢者把機會當困難。」

 

 

 

智慧有三個基礎:看的多,研究多與經驗多。 - 加茲爾

 

=>記:他山之石,可以借鏡!

 

============================================

 

(P199)順應自然與適才適所,是我對教育的奉行。任何事情離開本性,恐怕都不會有所成,即使優秀,但也不快樂,何苦來哉。

 

「教育並非教人知道他所不知道的事,而是使人學會他所該會的事。」

 

=>記:以後在生小孩的氣、罵小孩的時候,要記得要自嘲且自問:我何苦來哉!?

 

============================================

 

(P206)....父親拍拍他的肩膀,囑他大步向前,別怕失敗。他引經據典提點:「沒有任何一項成功,是由成功到達成功,全數都是由失敗開始,成功告終的。」

 

這話似禪宗的棒喝,給他極大的震撼,他明白失敗是常態,不必害怕。

 

錢是工作的理由,但不是工作的全部;優秀的人是為夢想而做,差勁的人是為金錢而活。這也是父親的提點,他奉行不渝成了座右銘,設計總是一心想著案主的需要、動線與美學,而非單純的念及利潤與財富。

 

沒有父親這位伯樂,理應不可能有他這匹千里馬,伯樂與千里馬原來是相應的關係。

 

人的頭上都有一片天!

 

看得見的人就屬伯樂了。

 

 

 

天才是帶著一把燈火,並尋找自己的道路的人。 - 威爾摩特

 

=>記:尋找人生中的伯樂~ 也尋找當別人人生中的伯樂~ 

 

也許~ 自己就是自己人生的伯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iva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