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之  孩子教我看懂愛  王麗芳(Antonia Wang)著

 

============================================

(P35) .... 那時候的我,看著弟弟委屈對著母親的眼神,忽然有點懂了。傳統父母為了鼓勵孩子表現良好,所以常把行為跟愛綁在一起,把行為跟認同綁在一起;你吃多少飯就讓你吃糖果,你考幾分就送你什麼獎勵;表現良好就可以看到母親疼愛的笑,表現不好就吃一頓排頭。

 

大人把愛與賞識跟孩子的行為綁在一起,於是,孩子也在母親的一點一滴行為中,去看看到底媽媽愛哥哥比較多?還是愛我比較多?

 

當行為跟愛綁在一起的時候,孩子,也在用父母的行為,評斷自己被愛的多寡。

 

孩子計較的不是蛋糕誰多誰少,不是在計較玩具誰好誰壞,不是在計較誰的牛奶多誰的少,孩子在計較的是,媽媽做這些行為背後給的愛。

 

大人用孩子的行為去決定給笑臉是怒氣,孩子也用大人的行為,去評價父母給的愛是多還是少?多一點少一點都不可以。

 

從有孩子開始,我跟孩子之間從沒有賞罰這兩件事。孩子的語氣不好,我聽得很不舒服,我會開始每一句話都用不同的語氣跟子玩得很開心。先讓孩子懂什麼叫做「語氣」,然後跟孩子說,剛剛那種語氣我聽了為何會覺得難受不舒服,問孩子可不可以我們一起找出我們都可以接受的方法?

 

孩子玩繩子,我會告訴孩子什麼叫做窒息。我用盡工具與方法解釋身體的構造,讓孩子理解窒息的危險,所以六歲七個月的女兒會告訴爸爸:「我的旋轉星可以借弟弟玩,不過要有大人看著,不然那個線容易有窒息的危險,我會擔心弟弟。」

 

沒有罰過孩子,是因為在每個事件中看懂孩子不懂什麼?卡住什麼?然後想盡辦法讓孩子懂得,不去罰一個不知情而犯錯的孩子。

 

我沒有罰,也沒有賞。買給孩子的禮物,純粹是一個媽媽看到了某個東西,心想「女兒會喜歡」所以買給她。所以女兒跟別人出門的時候,看到某些東西會說:「這個我媽媽喜歡吃,可以幫我買嗎?我想讓我媽媽開心。」

 

(P38) ....孩子也知道,想學東西是因為自己想學習的情緒拉得滿滿的,所以拼命地學,不是因為某個獎品。

 

想學認字是因為認真的認字可以讀很多書,所以很努力地練習,而不是因為有獎賞。

孩子做什麼、不做什麼,不是為了獎賞,不是因為害怕被罵,不是因為需要被認同,而只是真的認為「這件事就該如此處理」。孩子也懂,媽媽對她的愛,從沒跟她的行為綁在一起。

 

我愛她,就純粹因為她是她,單純的,不需要任何行為來支撐。

於是,我去幫兒子買東西的時候,不用擔心女兒會吃醋,因為她懂,因為那些東西是弟弟需要的,是適合弟弟喜好的;我親弟弟不需要擔心女兒生氣吃醋,因為她知道,我愛她,不管我有沒有親弟弟,有沒有親她都是愛她。

 

我的愛,不需要她的行為來增減,而她也不需要透過我對她跟對弟弟的行為,來評斷我這個媽到底公不公平?愛誰比較多?愛誰比較少?

愛她就是愛她,純粹的,不需要被任何行為綁架。

 

 

============================================

(P43) .... 於是,每當有人問起女兒說:「有沒有照顧弟弟?」我總會說:「她只要照顧好自己就好,弟弟也要學著照顧自己。」

 

從懷第二胎開始,我就一直告訴女兒:「弟弟有自己的人生,妳也有自己的人生,不管是妳還是弟弟都要學著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為自己負責。只是你們都還小,需要幫忙的地方很多,尤其弟弟更小,需要幫忙的地方更多。爸爸媽媽會幫你們,幫助你們學會照顧自己,我們都需要慢慢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媽媽也要學著照顧自己也照顧你們,妳想幫弟弟的時候就幫忙,不想也沒關係,那不是妳的責任。」

 

於是,當別人問起女兒:「妳有沒有照顧弟弟?」女兒偶爾會說:「弟弟要慢慢學會照顧自己,我會教他。」

 

.... 那時候的我,用力地舉起大拇指說:「讚!」然後抱著她說:「寶貝,謝謝妳!謝謝妳開始懂得照顧自己,先照顧自己再照顧別人,受傷了優先處理是對的,妳太讚了!」

 

.... 那晚,我跟老公躺在床上,老公說:「我知道妳為什麼會一直要女兒記得照顧自己,一直強調照顧弟弟不是她的責任了!」

 

我說:「自己女兒的個性,我自己最懂。她跟我一樣脾氣風風火火來得快去得快,卻太講義氣,一股腦兒地想要照顧別人,我跟她一樣都會太硬撐。在孩子自我還沒完全形成之前,就要她擔起照顧別人的責任,太為難孩子也太沈重了。我的人生沒什麼放不下的,只是,就算我怎麼了,我不會擔心年紀還這麼小的兒子,因為我知道女兒一定會照顧他,只是,我會非常心疼這樣的女兒!」

 

.... 如果一個大人對小小孩都會束手無策,對照顧小孩都會疲憊,那麼為何我們忍心把這樣的責任交給一個孩子?我們都不希望被別人批評「沒照顧好孩子」,為何我們要批評孩子「沒照顧好弟妹」?

 

逼著小孩照顧小小孩這樣的方法,到底是真的在教孩子兄弟姐妹互相幫助,還是在害孩子互相怨懟?一個怨懟被拖累、一個怨懟別人的能力與富有?

兩個人都學不會照顧自己。

 

於是,那一夜,我一直祈求著,

親愛的子們呀!

請你們一定要學著自己照顧自己,誰都不是誰的責任。

畢竟,

把別人的人生扛在自己的肩膀上,太沈重了。

把自己的人生放在別人的肩膀上,也太糟蹋了。

 

 

============================================

(P50) .... 在生老二之前有很多人跟我說:「生老二就要學會政治分配,爸爸分給老大,媽媽就要陪老二。」反正兩個人就要公平的分配,不要讓其中一個孩子覺得被冷落,所以兩邊要分著來。

 

那時候的我總是會想,「愛,怎麼能夠這樣分配?」、「孩子會不會以為只要有陪伴才是愛?」

如果愛可以分配,會不會就像當初參加聯誼的我們一樣,不經心地跟載自己的騎士對話,眼睛卻一直看載著別人的男孩?或是一直看著那個被別的男孩載著的女孩?

如果愛可以分配,那麼只要亂點鴛鴦譜,這世界就美妙的全部溶在愛的世界中,不會有孤單的人。然而,不就是因為愛不能分配,才如美妙的讓人珍惜。

 

.... 於是,從懷孕開始,每當我幫女兒做了某些事情,我總會說:「媽媽知道妳還小,不太會端熱湯,所以媽媽想幫妳這個忙。」、「媽媽知道妳現在應該很需要被擁抱,媽媽想幫這個忙。」

 

在女兒拿不到高置的東西時,我有時會說:「寶貝,需要我的幫忙嗎?媽媽想幫妳的忙。」有時候則會說:「寶貝,可以請妳自己幫自己嗎?」夜晚,女兒看著我忙著在廚房忙東忙西,女兒會問:「媽媽,妳在忙什麼?」我會說:「爸爸還沒回家,天氣很冷,我想他回家應該會想喝點熱的東西,媽媽想幫爸爸煮點熱湯,媽媽想幫爸爸這個忙。」

 

於是,女兒會常常說:「媽媽,我幫妳!」出門的時候,大肚子的我不方便彎腰,女兒會說:「媽媽,妳不方便彎腰,我幫妳穿鞋。因為妳不方便,所以我想幫忙。」有時候我請她幫忙的時候,她也會說:「媽媽,我在忙,妳可以自己幫自己嗎? 」

 

.... 女兒跟朋友出門的時候,女兒跟爸爸一起去騎車的時候,女兒不會覺得她被分配到爸爸而媽媽被弟弟奪走。而是,她開心爸爸願意配合她在想去走走的時候幫她這個忙,而媽媽總會在她回家的時候,給她一個很大的擁抱,告訴她:「就算妳不在身邊,我還是好愛好愛妳!」

 

也因為這樣,女兒其實很懂,每次我去嬰兒兒用品店的時候幫弟弟買東西沒買她的東西,女兒不會吃醋。因為她知道,「那是弟弟需要的」、....「弟弟還不會走,所以如果想移動,媽媽就必須抱。」

 

女兒懂媽媽的愛不會整個移轉,我可以愛弟弟也愛姐姐;女兒也懂,爸爸媽媽照顧弟弟,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弟弟需要幫忙,而她很多時候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幫自己。

我用「需要被幫忙與想幫忙」的概念取代了孩子以為愛可以分配的概念。

 

.... 我在忙的時候,她會說:「媽媽我來幫忙陪弟弟玩。」我跟她一起洗澡的時候,她會喊著:「爸爸,幫忙照顧一下弟弟。」

女兒很引以為傲她也可以幫別人了,可以幫媽媽、可以幫爸爸,更可以幫弟弟。

 

女兒很知道,我不管如何都很愛她,在弟弟出生後,她知道她的需求即使父母都很忙,卻也願意想辦法幫忙。也因為這樣她 不但沒有委屈,還覺得被深愛,而她也因為有了弟弟,而更肯定了自己的能力。因為她已經有能力在弟弟或父母需要幫忙的時候,給予協助,她知道她有能力開始幫助別人了。

 

我只努力的想讓孩子知道,一家人相處,最珍貴的就是:在家人需要幫忙的時候互相幫忙,互相協助。而不管誰在誰身邊,誰又不在誰身邊,孩子們無時無刻都同時擁有父母深深地愛,一刻也不停歇。

 

 

============================================

(P57) .... 後來有一次,女兒五歲的某一天,我帶著女兒去找她的朋友小豆子玩,五歲多的女兒跟四歲多的小男孩在社區的中庭玩著。天氣很冷,我蹲下來看著女兒告訴她說:「寶貝,媽媽覺得有點冷,我擔心妳會冷,要不要多穿一件衣服?」女兒搖搖頭說:「可是,我不覺得冷。」我笑笑地說:「媽媽會擔心妳,怕妳冷到了,因為妳對我很重要,我會擔心妳生病。」女兒委屈地說:「可是我真的不冷,我的身體真的不覺得冷。」我笑笑地說:「好,妳的身體只有妳最懂,請妳聽自己身體的聲音,等妳會冷的時候,要記得穿衣服,知道嗎?」女兒笑笑地點頭然後轉身跟朋友玩。

 

女兒的朋友小豆子穿得更少還赤腳。社區裡面有許多老太太們坐在一旁聊天,誇張地指著孩子大聲地叫著:「哎呀!小豆子呀穿這麼少,會冷死呀!」這時候,所有的孩子跟大人都轉過來看了,那小男孩的媽媽尷尬的笑一笑乾乾的說:「沒關係!」那時候的我忽然間看著那個小男孩眼中閃過了一股傷痛。

 

.... 後來回家的時候,我牽著女兒的手去搭車,女兒抬起頭問我:「媽媽,小豆子的媽媽不愛他嗎?」我吃驚地問:「怎麼可能呢?妳怎麼會這麼認為?」女兒很直白地說:「那個阿嬤說穿這麼少會冷死,她媽媽說沒關係。他死了,他媽媽不會難過嗎?為什麼?」

 

.... 我問女兒:「妳也不穿衣服,妳怎麼不會覺得媽媽不愛妳?」

女兒說:「可是那是我選擇的,妳有告訴我,妳會擔心我,我一直知道,我對妳很重要。」

我問女兒:「妳不會認為,妳要擔心媽媽會擔心這樣很不舒服嗎?還是媽媽以後不跟妳說我會擔心妳?」

女兒認真地說:「我希望妳可以告訴我,妳會擔心。」

 

.... 不管是不是親子專家,不管是不是擁有很強大的教養理念,不管自己多麼地堅持,總要時時刻刻讓自己懂得,不是自己覺得是給愛,別人就真的會感受到愛。

所有的關係,都是一門愛的藝術。

 

 

============================================

(P65) .... 是的,我沒有很緊密的手足關係,但是,我卻生了第二個孩子。孩子們的手足關係,成了我要重修的課題。從我懷了第二胎開始,我就陷入了思考,也翻遍了所有的書籍,努力去觀察所有父母面對兩個孩子的處理方式。

 

我記得那時候的遊戲團體,遇到生了第二胎後,老大的吃醋行為,父母總是「多單獨陪老大」、「跟老大來個兩個人私密的約會」、「每天留個時間單獨陪老大玩」,只因為老大會吃醋,所以,竭盡所能地去討好老大。

 

沒有懷第二胎以前,我看到這樣的處理方式,總是為那些父母捏了一把冷汗。總覺得這樣的方式,讓父母陷入了更危險的處境,未來,會有處理不完的手足心結。....

 

.... 孩子對愛的質疑,孩子卡住的地方,若有方法讓孩子懂,那我就不需要像個做了虧心事的媽媽一樣,對吃醋的孩子百般討好。....

 

.... 於是,在面對孩子們的相處,我完全走不同的方式處理。除了不方便兒子出席的場合之外,我一律是三個人一起出動。.... 假日的時候,女兒要去滑草或去玩,我們全家會為此全面動員....。我會告訴弟弟:「姐姐要去玩,我們全家都配合她,一起去陪伴她。」

 

於是,女兒知道,哪時候是全家為了她而配合她,有時候天氣太冷又下雨,我身體不舒服無法出門,或者是弟弟生病無法出門,女兒也會很乾脆地配合我們。

 

.... 我也懂,家裡的玩具都是女兒的,弟弟隨手拿起來的玩具總是會引起尖叫,女兒堅持弟弟一定要開口借玩具才能碰她的玩具。於是,我在耶誕節的時候、弟弟生日的時候,動用親友買了不管大孩子還是小小孩看到眼睛都會發亮的角色扮演玩具給兒子。那是一組組可以分開買,合起來可以造鎮的玩具,兒子喜歡玩,女兒更喜歡。只是,因為生日比較快到,兒子的玩具比較多,所以,換女兒去跟兒子借,女兒一直問一歲的弟弟:「請問我可以玩你的玩具嗎?」女兒當然等不到兒子的許可。於是跟全家宣佈:「弟弟在還不會說話之前,可以不說借借就拿我的玩具,我也可以不需要弟弟說可以,就先借他的玩具。」

 

就這樣,我化解了家中大部分因為玩具而可能會有的爭執。而當大家說要單獨跟大孩子玩的時候,我也逆向處理,我知道小小孩常常會去破壞大孩子的遊戲過程,而大孩子也覺得小小孩不好玩。於是,我告訴女兒:「媽媽先跟弟弟玩,這樣他就不會去打擾妳了,妳可以做妳想做的事情。」

 

於是,我專心地陪兒子玩,一下子玩拋接球,一下子玩造飛機,一下子玩車子,這整個過程中,我都搞笑的跟兒子對話。兒子嗚嗚啊啊的話不成話,我卻可以若有其事地說:「什麼!你說你覺得阿母很正經,對!我也這樣認為。」這時候女兒就會衝過來說:「才怪,阿母很搞笑。」

 

我總會跟弟弟玩到很開心,開心到連女兒都跑過來一起玩。我會跟一歲的兒子用棉被玩「不見了,出現了」,也會跟兒子藏在布後面假裝跟姐姐玩躲貓貓,然後在弟弟嗚嗚啊啊說話的時候,在布後面說:「ㄟ,弟弟你這樣一直說話,這樣我們不就會被姐姐抓到了。」然後一直對話到,外面的女兒已經開心到笑倒,從兩個人玩,變成三個人玩到屋頂快掀了。

 

我會開心地跟女兒說:「寶貝,我發現弟弟會叫姐姐。」、「寶貝,弟弟用他的鐵頭功撞我,我好生氣噢!」女兒會說:「那你們兩個自己化解、化解(台語)。」

 

我因為專心陪弟弟玩,玩到女兒也懂得怎麼跟嬰兒玩,即使我在忙,女兒也知道怎麼跟弟弟玩。我也帶著女兒一起去觀察弟弟喜歡哪些對待,又不喜歡哪些對待,我吃醋的告訴女兒:「為什麼弟弟只要看到妳就會一直笑。」女兒很得意地說:「因為他最愛姐姐了。」

 

我像一個紅娘一樣,不強迫著姐姐一定要愛弟弟,也不強迫著弟弟一定要愛姐姐,不強迫誰是誰照顧的責任。生活是互相幫忙,弟弟還不會走、不會說話,所以需要我幫忙的時候多,如此而已,我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相處中,讓他們一起找出可以一起相處的方式,看懂對方的配合,也尊重對方的不想配合,看懂生活是互相幫忙。

 

這當中,姐姐當然也會因為弟弟弄壞她的玩具、打到她而生氣。但是,她懂情緒跟愛是分開的,她懂怎麼跟弟弟化解。這一路上,我總是讓女兒跟兒子之間,即使衝突也在一起,一起把心中的結都化解。

 

我不害怕姐姐跟弟弟有衝突,有衝突就一起去學著面對。這樣才能在每次衝突中去真正地學會與對方相處,怕的是,為了表面的友愛而害怕衝突,取得表面和諧,把恨跟怨吞進體內。

 

.... 身為雙子媽這段時間以來,我其實跟我的母親不同。我不想跟母親一樣在家裡面當一個桶箍的角色。如果一個家庭是一個木桶,我也想當一塊木頭,一塊有自己樣貌、自己味道的木頭。在跟孩子的相處中,每個人在這個家中,依照自己的樣貌、自己的味道,在跟家人相處中慢慢磨平互相相處的邊緣。知道跟哪個家人,可以用哪樣的方式貼在一起卻不委屈自己。分開的時候,有自己的樣貌,合起來的時候,不需要委屈自己卻可以密合。

 

而把我們這一家子箍起來的桶箍,是相處時那互相幫忙、一起吵架、一起化解、互相配合,一起經歷許多事情的點點滴滴回憶,與相處過程中慢慢增長出來的理解與愛。

 

我不是這個家的桶箍,這個家的桶箍是生活中緊密相處的記憶,我在創造的是這個家的桶箍。

 

 

==================================================

(P76) .... 有一個擁有兩個孩子的媽媽,有一次兩個女兒吵架了,大女兒對著小女兒發飆,堅持不打罵的媽媽告訴大女兒:「我說過了,妳可以不愛我,妳可以不愛媽媽,可是我絕對不准妳不愛妹妹。」那時候的我才懂,為何那個大孩子跟妹妹一有氣,就轉身打母親,將那滿腔的怒火,全部都往媽媽身上發,而那個母親,也如此甘願受著。這樣的方式,對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為何一定要被逼著愛?

為何哥哥一定要愛弟弟?姐姐一定要愛妹妹?

如果是我,有人逼我嫁給辦公室坐在旁邊的同事,我愛得下去嗎?

如果是我,有人逼我愛上那個多金的隔壁鄰居,我愛得下去嗎?

如果是我,都不能被逼著愛一個人,我怎麼逼我的女兒一定要愛弟弟?

於是,當我懷了兒子之後,我常常告訴女兒:「這個寶寶是妳的弟弟,他跟妳有同樣的爸爸跟媽媽,我會很愛他。寶寶出生後因為他很小,很多地方需要我幫忙,所以,我會花大多數的時間幫他忙。但這不代表我不愛妳,只是就跟妳小時候一樣,需要幫忙的時候,我想幫妳的忙這樣而已。他是妳弟弟,很多人會告訴妳,妳是姐姐以後要照顧弟弟。親愛的寶貝,那不是妳一定要做的,妳願意幫弟弟,我會愛妳,妳判斷過後決定不要幫忙,我也愛妳。我會很愛弟弟,不過,媽媽想,等弟弟出生後,等妳跟他相處後,妳可以自己決定,自己要不要愛他。」

 

第一次聽到我這樣的話,跟女兒被朋友「警告」的方式不同,她睜大眼睛說:「意思就是說,我如果決定不愛他也可以?」

我堅定的說:「可以!」

女兒繼續問:「如果她跟心心的弟弟一樣會亂打人,我也可以不愛他?」我回答說:「妳可以自己決定,不過媽媽跟心心的媽媽不同,絕對不會放任著我的寶貝打另一個寶貝。媽媽跟妳保證,媽媽會協助你們兩個用對方也可以接受的方式一起相處,有糾紛的時候,媽媽會教你們怎麼處理兩個人心中的不開心。」女兒想了想,點點頭笑了。

 

.... 手足之間、親子之間是不是也如此?被逼著要孝順、被逼著要友愛,被逼著要恩愛,在這一切要求中,被迫不去看兩個人個性與喜好的不同,不去看人與人之間因為大量的相處所產生的摩擦,為了要表現恩愛與友愛,要遮住多少的委屈與不滿?要扭曲自己多少的心情去展現那表面的愛?

 

慢慢地透過孩子我才懂,愛一個 人,在生活中累積一點一滴幸福的感覺,在衝突中學會一次又一次地化解怒與怨,然後,因為幸福的連結夠深也夠多,才能夠編織一段即使遠揚也扯不斷的情感。

 

 

==================================================

(P86) .... 我聽到這樣的話語,整個人變得很正經,眼睛直視著孩子說:「妳誤會我了,不管我抱著那個孩子,我永永遠遠不可能不愛妳,妳誤會我了,我絕絕對對不可能不愛妳,妳可以誤會我很多事情,不過,我愛妳這件事情是不可能變的,所以妳絕對不可以誤會我,請妳跟我說對不起!」

 

女兒看到我這麼的正經,忽然收起了眼淚,然後跟我說:「媽媽對不起!」

我聽到孩子這麼說,我一把抱住了孩子,我知道孩子當下卡住的是以為母親擁抱別人就愛上別人,以為愛會因為母親的行為而有所改變,但是,我不像一般的父母會抱著孩子說:「對呀!孩子會吃醋!」而是正經地告訴孩子「妳誤會我了!」

「妳誤會我了,請妳跟我說對不起,媽媽不管有沒抱妳都好愛好愛妳!」

我不讓孩子對於我的愛有一點點的誤會。

 

.... 一直到現在,當我擁抱著十個月大的兒子猛親的時候,女兒會在遠遠的地方用假音說:「喔!我吃醋了噢~媽媽不愛我!」我依舊會正經地說:「請妳跟我說對不起,我絕對絕對不可能不愛妳!」

 

那時候女兒的臉漾起了笑容說:「我知道啦!妳絕對不可能不愛我的!我跟妳開玩笑的啦!」

我還是會說:「這不能開玩笑,我不接受這種誤會噢!」

女兒總是會在這個時刻漾開了笑臉,當別人問我,兩個孩子老大會不會吃醋,我想了想總是說:「不會!」因為,我從不讓孩子誤會我的真心。

我永遠愛他們的真心,永遠不能誤會與懷疑。

我絕對絕對永遠愛他們,這一點,孩子們,你們絕對絕對不能誤會媽媽,媽媽永遠愛你們。

 

 

==================================================

(P94) .... 於是,那一陣子的我在每次的聚會中都安排許多的活動。在每次的活動中一個個打破孩子的恐懼與難過,一個個讓孩子知道她也有權選擇誰當她的朋友,她有邊擇權,也可以自在地玩,不被對方影響。

 

慢慢地,女兒懂了對方並沒有那麼可怕。女兒透過我安排的遊戲,一次次起看懂對方沒有想像中的強大,也懂對方不會面對問題的狀況。

 

女兒懂了對方不可能影響她的朋友後,女兒的自信漲了起來,對方卻因為無法威脅到她而不知所措。有一次,女兒邀約對方:「妳要不要跟我玩老闆的遊戲?」對方不敢拒絕,也知道不能夠再關係霸凌了,不敢面對她的躲進了廁所反鎖,久久都不敢出來。

.... 只是,當我看著那個反鎖著的廁所門,想到那個不敢拒絕而躲進去的孩子,忽然很心痛的覺得,這一切太荒謬了。

 

我的孩子被關係霸凌的時候,許多大人說等孩子自己長出力量冷眼旁觀,我也感覺自己被那些家長關係霸凌了。當我們打破了被霸凌的迷思後,我卻要看著那個孩子被她的弟弟打、因為不敢拒絕朋友的邀約而跑到廁所反鎖躲著,我卻要尊重對方家長的教養態度不出手,而冷眼旁觀。

我心痛著,卻也懂了,不面對問題,放著問題一直擴散,付出的代價又會有多大、多深、多遠?

後來的我也很明白,為何總是有很多父母來求救,想知道怎麼協助孩子走過別人的關係霸凌,卻從沒有家長來問我:「我的孩子會霸凌別人怎麼辦?」

孩子學不會面對問題,大人也不會。

 

走過那段時光的女兒,揮別了那段時間的難過與鬱結,整個人過了那個大關卡,不是一直卡在迷宮中撞壁的她,越來越有自信,也越來越知道她自己的快樂就可以吸引很多人向前。她懂她有能力交到更多的朋友,她也懂她比很多人都會想辦法處理面對每個問題,她更懂媽媽永遠是她的支柱。

 

看著孩子自信眼神的我才懂,不是每個幸福的背後,就代表沒有問題,也不是每個自信長大的孩子都不用面對問題。而是,他們懂得面對每個問題,然後一一破解,每破解一個問題,就像打電動破關一樣,功力大增。

 

來,孩子的自信養成,不是,人生沒有挫折,而是勇於去面對每個問題,面對每個關卡,然後「破解!」

 

 

==================================================

(P148) .... 人生,是一個又一個的選擇所堆積出來的結果。

每天的每一個選擇,取決於自己的判斷,卻影響著自己的人生。一個選擇就是人生的一個轉彎。

每一個選擇,都對自己的人生舉足輕重。

 

而大部分的人,卻從小都沒有機會可以練習選擇,選擇拿下、選擇放手、選擇去承擔。一直到了長大,卻開始選擇跟誰結婚,也因此我知道選擇的重要。所以,我才讓孩子學會觀察、判斷、選擇,未來的她,才會懂得去選擇她人生中每一個轉彎。

 

從孩子很小開始,我不像很多媽媽一樣,規定她不能看電視。只是,她必須在看電視跟出去找朋友玩這之間選擇一個,選擇要整天在家裡看電視,還是跟朋友出遊。

她可以選擇想跟哪個朋友出去,又不想跟哪個朋友出遊,只要她講出她的原因,不管合不合理,我都尊重。

.... 我在便利商店中,欣賞著她一手拿著海苔,一手拿著鮮奶皺著眉頭選擇的過程。

她可以選擇晚上在家中看電視看到不想睡覺,隔天,我會讓她一直睡,然後出門去看已經關門的遊戲空間,看朋友準備回家她卻還沒開始玩的畫面。

 

每一個選擇,都是我們母女間夜晚談天的話題,為什麼寧願不出去玩,也不願意跟某個朋友在一起?

為什麼,喜這個朋友,不喜歡那個朋友?為什麼選擇吃海苔,不買鮮奶?

為何堅持租那一片已經租了好幾次的卡通?

為何喜歡去那一家餐廳吃麵線,不喜歡去哪家餐廳吃?

為何選擇要把僅有的十元拿去坐電動車,不去買多多?

我的選擇也是我們母女間聊天的話題,媽媽為何選擇買鮮奶不買果汁?為何明明那件衣服媽媽好喜歡、好喜歡卻不買?為何媽媽會說要先吃飯才可以吃糖果?為何一起床不能馬上吃糖果?為何一天不可以吃太多的糖?

 

也因此,女兒一回娘家會告訴我媽:「我不要看這個卡通,因為,這個卡通裡面的人會打人,打人的小朋友,我不喜歡。」

她會說:「我不能看某某卡通,因為看了以後我會跟我的好朋友說,你是搗蛋鬼,他就會很生氣不跟我玩了,那個卡通會害我沒朋友。」

當別人拿糖給她吃,她會開心說謝謝收下,真要她吃的時候,她會說:「我今天吃太多糖了,血裡面的血糖會升高,我不想跟叔公一樣每天幫自己打針,我不喜歡打針。」

「我冷了,媽媽請幫我穿衣服,我不想感冒吃藥,這樣我就不能出去玩了。」

我每天給她很多選擇題,她不認為母親限制太多,反而很開心的在這當中找到她自己決定的快樂,她為自己的決定付出代價。

母親決定的事情,只要她可以講出讓我可以信服的原因,我也會為了她而改變。

而我,也透過了她一點又一滴的選擇,去聽她的理由,去了解她的思維,也去理解她的心思。

我知道了原來她是這樣看某件事情,該如何引導她轉個彎去思維另外一個面向,我會想方法多一個面向讓她思維,多一個問題讓她思考。

 

現在的我或許可以很簡單的跟很多媽媽一樣「不准孩子吃零食」、「這個卡通不能看」、「吃飯前去洗手」、「不准喝含糖飲料」、.....。

我可以給孩子許許多多的規定與限制,然而,我卻不願意犧牲這一個又一個可以讓她練習「選擇」的機會。

 

.... 人生,是一個又一個的選擇,如果,我不想以後說:「我女兒很乖,就是被朋友帶壞的。」那現在的我,就該讓她選擇朋友、選擇吃什麼、選擇喝什麼、選擇玩哪樣的遊戲、選擇想要穿什麼。

千萬不要把人生第一個放手可以選擇的機會,就是決定跟誰結婚,然後在婚姻受挫的時候,父母給的說法是「那是你自己選的!」

孩子,就該選擇去練習每一個「選擇」。

 

==================================================

(P154) .... 然而,即使孩子四歲了,不管在家裡或外出,女兒可能累了、可能是要討寵愛、可能需要我的重視,她常常會開口說:「媽媽,請妳幫忙餵我。」

聽到這一句話,很多大人會說:「妳不是早就會自己吃了?」

老公也會說:「妳都自己出書,寫妳女兒一歲就會自己用餐,結果還不是只要女兒開口,妳就認命地拿著碗餵。」

我總是不抱怨的,拿起了碗跟湯匙,一口一口地餵著孩子吃飯,然後回答著身邊的各個質疑說:「因為她開口請我幫忙,而我覺得我可以幫忙。」

因為孩子開口請我幫忙,而我覺得我有能力、有體力幫忙,就這樣而已。

 

於是,會自己穿鞋的女兒,會在出門的時候坐在椅子上說:「媽媽幫我穿鞋!」

自己玩到滿地的玩具,會開口說:「媽媽,請妳幫我一起收玩具。」

聽到這些要求,我不會一口說:「我不要!」、「別偷懶」、「自己的玩具自己收!」

 

而是蹲下來討論著說:「寶貝,如果妳自己穿鞋,而我在妳穿鞋的時候整理要出門的東西,這樣我們就可以早一點出門,妳也可以早點看到朋友。如果,我幫妳穿衣服穿鞋子,再去整理出門的東西,這樣時間會拖很久,搞不好妳的朋友等太久以為妳不來,回家了。所以,妳要選哪一個呢?」

我也會說:「寶貝,妳先收妳的玩具、我趕快去把衣服晾一晾,這樣妳收完玩具,我也洗晾完衣服,我們就可以有時間在睡覺前多唸一本故事書,妳覺得我們分工合作好不好?」

 

但是,只要我有時間、有能力,我一定會答應孩子的請求幫忙。蹲下來幫她穿鞋、蹲下來跟著她一起收拾著玩具,甚至把收玩具當成另一個遊戲。

於是,當孩子需要我幫忙的時候,我開心的幫忙,孩子也會在我需要幫忙的時候,幫我的忙。

 

當我開口說:「寶貝,可以麻煩妳幫我關個門嗎?」女兒不會說:「又不是我開的!」她會很開心的幫我關門,而我也會很開心地說:「謝謝妳的幫忙,妳人真好!」

當我開口說:「寶貝,媽媽剛剛收衣服進來的時候在門口掉了一件,可以幫我拿進來嗎?」我會看到女兒很開心的幫忙,而不是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我進門的時候,隨口說了一句:「等一下我去煮個米,回來要把這些鞋子排整齊擺好。」當我洗了米、將米放到電鍋煮後再回來,我看到的是擺放整齊的鞋子,還有堆滿笑容站在一旁看著我一臉驚喜的女兒。

 

 

==================================================

(P160) .... 現在,女兒六歲多了。回想育兒這幾年來,我從來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在女兒的面前我很真實,想笑就大笑,想哭就大哭,我真實地告訴孩子「妳這樣我很擔心!」、「妳這樣的行為,會讓我擔心別人誤會妳是個會打人的孩子,媽媽擔心因為這樣妳沒有朋友,我們可以一起找出不打人的方法面對這件事情嗎?」

 

這樣的母女很難有衝突,然而,卻不代表從來沒有衝突。 .... 那一年的我一直想協助對方處理怒氣,可是卻因為對方父母的不面對,從來沒有成功過。在對方變本加厲的過程中,有一次她想邀約女兒聯合排擠另一個孩子,而女兒竟然答應了,在那個從被害者成了加害者的結果,讓我對女兒的憤怒怎麼也止不住。

 

我對著女兒生氣了。我質疑孩子明明無法接受這樣的被對待,卻為何要這樣對待別人?我的氣無法消散,一直義正辭嚴的說著,女兒被我的怒氣嚇到,邊哭邊說著:「如果我不聽她的話,她就會叫對方不理我,對方常常都聽她的話,我為什麼不可以?」那時候的我聽到這樣的話,心中狂襲而來的心疼怎麼都止不住,我崩潰哭了。這時候的我才發現,我的處理方向錯了。

 

那一夜的我真誠地跟孩子道歉:「很抱歉,媽媽一直想幫對方,讓她不這麼對待妳,卻忘了站在妳的立場、妳的角度幫助妳,對不起!」那一夜的我抱著女兒哭泣,女兒怯怯地抬起頭問我:「媽媽,妳不愛我了,對不對?」

我收起淚水,很不可置信地回問她:「我當然愛妳,妳怎麼會懷疑這件事情?」

女兒才說:「因為妳很生氣,很生我的氣,我就以為妳不愛我了。」

那時候的我才懂,原來孩子把愛跟父母的情緒綁在一起了。

爸媽對孩子笑的時候,是愛她;爸媽生氣的時候,是不愛她。

 

那時候的我懂了,很多孩子把愛跟情緒綁在一起,我也懂了,為何有些沒被打罵過的孩子,卻有那種沒被愛的感覺。因為,為了撐出一個「完美父母」的形象,那種沒有情緒的情緒,或許才是孩子不知所措的原因。

那一夜的我,反覆地跟女兒說:「我很愛妳,不管我傷心難過還是生氣,我這一生永遠不可能不愛妳。我愛妳,所以想跟妳生活在一起,也希望妳有個很棒的人生,所以,我才會因為妳用錯了方法面對而心急生氣。今天如果是別的孩子也這樣做,我不一定會生氣,我生氣,不代表我不愛妳。」

 

.... 我關起了火,抱著女兒說:「東西被(弟弟)弄壞了很難過,媽媽陪妳度過這種情緒。」女兒很生氣地叨叨唸唸著,怒氣一點都沒有停,我回答說:「媽媽懂,以前媽媽買了一大套很棒的摸摸書,好棒呀!摸起來有毛毛的感覺,有滑滑的感覺,蛇的皮膚還是蛇皮的感覺,也被一個小女孩整個都撕壞了,媽媽也很難過呀!不然那套書現在弟弟也會很喜歡。」

 

換了一個立場看事情,女兒的憤怒少了大半,可是還是很氣弟弟,於是嘟起嘴說:「我還是很生氣!」我回答說:「妳當然有權生氣,也有權決定妳要不要原諒他。」這時候,女兒的氣幾乎算沒了,只是還是嘟著嘴。

我看著在一旁很無辜的兒子,很搞笑說:「你弄壞了姐姐的作品,姐姐好生氣呀!這樣姐姐可能比較愛媽媽了,YA!」

聽到這一句話,女兒很生氣地說:「才不是,我最愛的人是弟弟!」

我假裝很驚訝地說:「妳不是很氣他?」

女兒很理所當然地說:「我生氣,可是我還是很愛他。就跟妳一樣,妳就算生氣,也一樣很愛我,不是嗎?我生氣,可是,我很愛弟弟。」

 

.... 忽然間,我羨慕起女兒的坦率,我也羨慕著女兒這麼小就可以理解自己的情緒與感情的差別,那麼坦率地大聲說:「我對他很生氣,可是,我很愛他。」

 

==================================================

(P168) .... 有了孩子之後,我也跟一般的媽媽一樣,總有累到差點崩潰的時候。那時候的我總會喊一聲:「我覺得我快要不行了,要嘛就是你們出去,要嘛就是我出去處理我的情緒。」這時候,老公就像聽到暗號一樣,孩子撈著就走,讓我自己處理自己的情緒。

 

女兒從小也是這樣長大的。我常常抱著孩子說:「這種感覺就是求不得,媽媽陪妳處理這種情緒。」、「這種感覺是生氣,媽媽懂,媽媽陪妳。」然後靜靜地抱著孩子,安撫著她的背,讓她的心情從高昂慢慢往下沈澱。這樣的過程我陪著孩子好多次,很多時候,我懂孩子卡住了,所以情緒一來,那個當下,我只陪著孩子面對當下的情緒而不馬上講道理,等孩子慢慢地把情緒降下來。

而卡住的地方,找機會或是回到家中用遊戲的方式、故事的方式,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慢慢地讓孩子懂,在心情最平靜的時候再去想想還有沒有什麼辦法處理問題。

 

.... 遇到這樣的問題,我總會說:「妳可以跟弟弟化解、化解(台語)。還是需要我幫忙?」女兒常常會說:「我需要妳知道而已。」有時候我也會陪著女兒處理她受傷委屈的情緒,陪著孩子度過那種「我很生氣,我卻知道你還不懂,氣也沒用的感受。」

 

.... 後來的我才懂,兒子的情緒為何這麼穩。其實是因為這個家裡的每一個人,慢慢接受了「每個人都有情緒」這件事情,也理解了「有情緒是正常的,每個人總需要自己處理自己情緒的時間」。所以,不管誰生氣了、誰哭了、誰難過了,我們的處理方式是需要幫忙的時候去幫忙,需要給對方時間處理情緒的時候懂得離開。因此,家裡的氣氛大多是平靜的,孩子的心情自然平穩。

 

==================================================

(P176) .... 那時候的我太認真,活得其實一點都不輕鬆。後來的我,慢慢地學會把很糗的自己當成笑話自我解嘲。我不拿別人開玩笑,但是,我拿自己開玩笑。童年的時候許多出糗的事情,成為我讓女兒聽的搞笑故事,那很丟臉很丟臉的事情,多年後成為我跟女兒間親密的對話,奇怪的是,當自己可以拿出來說笑的時候,就不覺得丟臉了。

也因此我懂了,當糗事可以拿出來笑的時候,就代表那個過去已經真的過去了。

 

.... 我想起女兒很小的時候,生氣的時候、憤怒的時候、難過的時候,我總是一句話也不說的抱著她,慢慢地撫著她的背,讓孩子學著把很高昂的情緒慢慢地緩和下來。

 

等到孩子慢慢地長大了,我會抱著她,在她耳邊說:「這種感覺叫生氣,媽媽懂。」、「這種感覺叫做傷心,媽媽懂。」、「這種感覺很不舒服,媽媽陪妳度過。」我讓她慢慢地懂,慢慢地透過一次又一次地練習了解她自己的情緒。

 

等孩子言語比較完整的時候,我開始在她情緒冷靜下來的時候,牽著她的手去告訴對方:「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我很生氣。」、「請妳好好說,我會聽的。」、「你的語氣讓我不舒服。」、「我不喜歡被控制。」我陪著女兒學習怎麼用語言處理著人際關係,一次又一次。

 

後來的我發現,懂得用語言處理事情的孩子們遇到那種講不聽的孩子,也是會發飆。我無法改變別人,我越來越輕鬆以待,當孩子遠遠地看到自己的水杯倒了,有點惱怒地說:「誰把我的水杯弄倒的?」我會模仿里民活動中心的廣播語調說:「里辦公室報告,里辦公室報告,小真的水壺跌倒了,小真的水壺跌倒了,請問誰可以幫小真的水杯扶起來?」聽到我這樣搞笑,原本有怒氣的小真開心地笑了,草莓也很開心的跑過來說:「我幫忙!」

 

當女兒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我問:「寶貝,還好嗎?」女兒說:「還好呀!」我說:「可是我怎麼覺得妳說話有點想哭想哭的感覺?」女兒疑惑地問:「什麼意思?」我想了想說:「啊~歌仔戲裡面有一種叫『哭調仔』喔,就是用哭音唱歌。」看著女兒一臉疑惑,於是,我用非常誇張地哭調唱著:「哇~襪~~身騎白馬走三關~」我才剛唱出來,女兒就已經笑到床上打滾了。

 

當孩子情緒來的時候,有時候是帶著孩子學著處理事情與情緒,遇到孩子跟小小孩的爭執,有些有理說不清的狀況時,我一次又一次地想盡方法讓孩子破涕為笑,或者破怒為笑。於是,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說:「彈彈媽媽是最搞笑的人。」我常常被孩子們叫「搞笑媽媽」,一遇到我就衝過來說:「我要聽搞笑故事。」有時候,遇到我不會反應的問題或是狀況,我總會很誇張地說:「哇~昏倒。」所以我也是他們口中的昏倒媽媽。

 

.... 我聽了,用很誇張的表情說:「哇!全打翻了噢。」

女兒點點頭說:「對,所以我就把我的CC糖果全部給小珊了。」

我聽了之後說:「是噢!全部都給小珊了?妳一定很捨不得吧?」

聽到我這樣說,女兒似乎覺得她的心情有被看到,整個眼眶忽然泛紅含著淚。那時候的我想,女兒可能覺得委屈了,或許要哭了,我的腦中閃過很多想法,想著該如何安慰孩子。然而,她卻沒有哭,點點頭說:「對,我很捨不得,不過,我就開始扭屁股跳舞,跟大家玩扭屁股跳舞遊戲,然後我就笑了!不難過了!」

那時候的我,對著劇情忽然急轉直下有點錯愕,然後,看著女兒笑開了臉,跳上床,在床上開心地扭屁股跳舞開心搞笑的模樣,有些感動,也有些開心。

 

.... 現在的我只想告讓孩子,親愛的孩子呀!

媽媽用盡心力其實就是想在每個妳破涕為笑、破怒為笑的時候要告訴妳,人生呀!最棒的不是沒有難過、沒有生氣、沒有痛苦、沒有哀傷、沒有挫折、沒有傷害。

而是,在每個難過、生氣、痛苦、哀傷、挫折、失意的時刻,除了面對與處理的能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還要有那--

笑出來的力量。

 

 

 

==================================================

 

(P189) .... 女兒一直說:「弟弟亂畫我的書,弟弟亂畫我的書,我好愛的書。」

那時候的我,看著一歲的兒子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拍拍女兒的背安撫著,兒子還是繼續揮動著筆,我邊按壓筆蓋讓筆心收合,認真地告訴兒子:「你畫花了姐姐的書。」

女兒還是很生氣,邊哭邊氣地說:「弟弟亂畫我的書,弟弟亂畫我的書。」

我見狀看向女兒房間的牆壁,那裡有女兒偷偷用鉛筆的小塗鴉。我也假裝撲在床上指著牆壁說:「姐姐亂畫我的牆,姐姐亂畫我的牆。」

很喜歡我搞笑的女兒忽然噗嗤偷笑了一下,然後又帶氣地說:「我是用鉛筆畫的,可以擦掉。」我回答:「可是油漆還是會留下痕跡,這樣好了,我用弟弟的壓歲錢還妳一本書也跟妳道歉,那妳還我一個乾淨的牆壁好不好?」

女兒委屈地說:「可是牆壁很貴呢!」我回答:「當然囉,我還沒跟妳說,那個我跟爸爸的婚紗照大紙盒包著放在那邊,有個小朋友把紙盒外面畫得亂七八糟,還戳洞,我都沒有勇氣拿出來看看我的婚紗照,我臉上是不是被畫了鬍子了呢?」

女兒聽到這裡,大笑了起來說:「那時候我小嘛!小孩都會這樣,看弟弟現在也是這樣呀!沒關係的啦。」

然後笑笑地跟弟弟說:「姐姐知道,你這個時候就愛畫畫又不懂嘛!沒關係,姐姐原諒你。」從頭到尾,弟弟根本不知道我們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莫名其妙地被姐姐抱起來亂親。

 

我看著抱著弟弟猛親的女兒,心想現在的我有兩個孩子,我知道,兩個孩子的相處之間,有許多孩子必須換個角度來看的方式,有許多以前眼光中看不到的卡點,我可以一句話「幹嘛跟弟弟計較,這麼小氣!」帶過,而不需要費心的處理,但是,我知道那樣的方式,對女兒來說,心中一定是充滿著怨與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iva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