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之  跟全世界的父母學教養  梅齡‧霍普古德(Mei-Ling Hopgood) 著/許妍飛  譯

 

============================================

 (P48) .... 孩子對食物的體驗不只侷限於用餐時間,他們會在菜圃工作、玩耍,還用香料做勞作。如果有人過生日,廚師會請壽星到學校餐廳幫忙,一起烤生日蛋糕請同學吃。校方希望從小處著手,促使孩子欣然接受法國生活,尤其是這個區域的精髓 -- 飲食的愉悅。

 

 (P51) .... 自己採收食材,會讓孩子珍惜盤裡的食物,因為這樣做會讓他們把食物視為自己的東西,才有吃掉的誘因。這個道理在我三歲女兒身上行得通,假如馬鈴薯或甜菜根是她挖的,豌豆是她採的,這些就是她的,她會想吃掉。

 

 (P53) .... 法國人習慣邊吃邊聊食物,即使不是他們正在吃的。坐下來用餐比較健康,也有益身心。這個習慣能提醒我們放慢腳步,不匆忙度日,活在當下。大家會在咖啡廳坐下來喝咖啡,要不然也倚著櫃臺。你得停下腳步與食物建立關係。

 

 (P60) .... 如果你重視食物和用餐時光,你的孩子也會跟著重視。如果你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才在忙碌之餘抽空進食,你的孩子恐怕也會這樣認為。

 

 

============================================

(P160) .... 叔叔與阿姨(無論有沒有血緣關係)可以為父母提供重要的額外支援,同時成為孩子的心靈導師,建立特別的信心。「叔叔和阿姨可以提供父母無法提供的經驗,彌補父母的不足。」米拉爾多在澳洲的親子教養網站上寫道。

 

.... 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移民到美國的親戚常住在她家,直到穩定下來為止,所以她家一直都很熱鬧。此外,她的母親也不厭其煩地告誡巴基和她的五個兄弟姐妹,要他們相親相愛,她會說:「你們都是我生的,你們的孩子就是我血脈的延續,所以你們必須互相照顧,成為彼此生命的一部分。」

 

巴基跟我說:「這種家庭觀讓孩子建立非常深厚的歸屬感,這份歸屬感不只是對至親,而是種更加擴大的歸屬感。對我而言,那是種根深柢固的感情和安全感。不管我做什麼、去哪裡、需要什麼,無論快樂悲傷,發生在我自己、我的孩子和我的家人身上的事,都會有人給予真實的愛與關懷,以及誠摯的心意。」

 

(P166) .... 這份凝聚力讓我印象深刻,我發現自己不僅力促蘇菲亞樂於分享,還提醒她:她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我們的也是她的。我想培養她對手足的責任感,建立她與親人間的聯繫。蘇菲亞出生後,我就一直感受到某種拉力,並受到啟發,想追隨這股拉力。也許,只要為人父母,就會本能地想更親近自己的家人,接近自己的根。先生和我原本隨心所欲,想去哪就去哪,只考慮到自己的事業或個人的歷練和成長,但現在我的想法改變了。

 

最近,我在吃晚餐時跟先生說,下次搬家時,我不想再隨遇而安。我們需要家人,無論和我們有沒有血緣關係。我們需要多探望父母,或至少待久一點。我們應該把與家人的聯繫看得比任何好玩的地方或有意思的工作重要。這是我心態上的重大改變,但我不確定先生是否認同。我仍會跟蘇菲亞說,她要放眼宇宙,但我也會提醒她:在踏上月球之前,她得先站穩腳步。

 

 

 

============================================

(P221) .... 美國小朋友把自我想得太崇高,反而讓他們難以應付社交生活的變幻無常。平日被欺負時,馬克沙斯島的四歲小男生懂得鎮定面對,一笑置之,但如果發生在美國的學齡前兒童身上,大多數小朋友可能無力招架,甚至被法院視為受到精神虐待。馬克沙斯島的小孩學會不把這種事放在心上,不覺得他人的攻擊是衝著自己而來。他們清楚地界定自己,不會因為當下受挫折而動搖,也知道自己比起折磨他們的人所說的更有價值。

 

(P223) .... 薩柯-高德林在瓜納華托發現,父母出門時,祖父母和其他大人也許會盯著家務,但是對幼兒日常基本的照顧及互動,則多由七到十一歲的大孩子負責。他們不是只照顧寶寶一、二個小時,而是要幫忙換尿布、洗澡、訓練寶寶上廁所、準備食物和餵食。他們教小小孩玩耍,在小小孩受傷或生病時加以安撫。

 

.... 她表示,「年紀較大的(孩子)可以從中培養責任感,學會放下自己的需求,先照顧沒有自理能力的小小孩。這些孩子在非常年幼時就開始學習,絕對能幫助他們成為成熟的人。」這些負責照顧的大孩子在努力搞懂小小孩知道和不知道的事情時,培養出知覺--認知技巧和溝通技巧,然後故意或「不小心」做出小小孩必須知道的動作,讓他們得以參與當下在做的事。小小孩也同時學習他們必需的發展技能。

 

 

 

============================================

(P264) .... 學者發現,許多來自亞洲國家的移民者--尤其是高知識份子--都把故鄉那套重視課業表現的標準帶來新大陸。就傳統上來說,在印度、中國和日本等國家,良好的學業成績和在嚴格的標準化測驗中考取高分,不僅對年輕人的未來很重要,而且是讓全家邁向中產階級、享受舒適生活的入場券。從小在學校表現優異,不只事關個人的自尊或事業的志向,更攸關家族的興亡。這種壓力深深影響了亞洲人對課業的重視程度。

 

 

 

============================================

(P272) .... 布朗森和梅里曼以恩格的研究來證明,鼓勵孩子加倍用功,比誇獎孩子聰明而使他志得意滿,更容易讓孩子成功。

 

「這樣做的代價是,華人媽媽常被認為嚴厲無情--但這種刻板印象可能反映不出香港當今的教養方式,」他們寫道,「也不是恩格在影帶中看見的景象。華人媽媽的措詞雖然嚴格,但其實和美國媽媽一樣時時面帶微笑,把孩子擁入懷中(皺眉或提高嗓門的狀況,也不會比美國家長多)。」

 

(P273) .... 只浸淫於歐洲文化的人很難理解成就對東方家庭來說是全家大事,不全然只是個人的榮耀與地位。就像古代希冀能金榜題名、擔任官職的考生,之所以致力於功成名就,是因為一旦如願,全家都能受惠--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都能提升。雖然個人成就也會帶來榮耀,但追求成就不盡然是為了充實自我或讓自己感到光榮。

 

再者,亞洲文化的一大優勢是,追求成功時,光耀門楣似乎比為自己打拼更激勵人心。對西方人而言,我是獨立自由的個體,如果要為了追求榮華富貴而奮鬥,那是我的決定。如果我認為我資質駑鈍或不想努力,我可以選擇退出這場無謂奔忙。但如果我和家人緊密相依,而且照三餐聽見他們對我未來的期許,那我別無選擇,只能在學業與日後的工作上全力以赴。況且他們的期許合情合理,因為我清楚明白,成就並非只憑天賦,而是靠後天努力。

 

(P277) .... 「家長的諸多恐懼其實大多來自對經濟的不安全感。家長擔心孩子將來吃苦,是因為當爸媽的正在吃苦。很多家長雖然入不敷出,還是希望給孩子不一樣的未來。」

 

機會很重要,所以我會要孩子上好學校,跟著好老師學習。但我捫心自問,我們到底花了多少時間煩惱,灌輸孩子要用功唸書、勤奮工作,才能實現夢想、克服所謂的阻礙並創造機會的價值觀呢?很多人都希望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出類拔萃 -- 我承認我是被那些揶揄「你的孩子是天才嗎?」的網路文章煽動 -- 但我在想,我們是否該反問,「我們如何鼓勵孩子下定決心全力以赴,並在表現不理想時仍努力不懈呢?」也許偶爾採用「愛之深、責之切」是可行的。

 

(P279) .... 「沒錯,這個社會上確實有高中輟學的百萬富翁、才華被埋沒的天才,和已經成年、大字卻不識幾個的傑出運動員或演員,但這些人都是特例。如果我們誇大這種例子發生的頻率,一逕讓孩子活在迷思裡,等於是在害他們。要看一個人日後是否成功,無論這個成功是指他受的高等教育品質,獲得多少學位、出社會後的事業聲望、收入或累積的財富,在校的學業表現就算不是唯一的最佳預測方法,仍是最好的指標之一。」

 

(P281) .... 現在教導蘇菲亞時,我愈來愈注意自己的措辭和語氣。我以前常誇獎她是「好聰明的女孩」,我現在還是會這樣讚美她,但在解決問題時,我開始鼓勵她再多試一下。她遇到不會寫的字母或找不到紙上迷宮的出口時,如果把鉛筆遞給我,我會跟她說,「再試試看,真的不行的話,媽媽再幫你。」她通常都能正確解答;她也喜歡接受挑戰。

 

我不認為女兒非唸長春藤盟校不可,但就像蘇坦一樣,我希望她把高度的期待適度地內化。我從與其他家長的談話中學到,給孩子期許和適度嚴格的愛是件好事,只要保持平衡就好。讓孩子嘗試他不想做的事,以及較他能力所及稍難一點的事,未必都是不好的。

 

所以我安心地繼續讓家中書香滿溢,買拼圖和以字母為主的玩具。在玩洋娃娃和黏土之餘,我們也會花時間讀書、練習寫字。先生和我都會儘可能撥出一點時間陪她反覆練習字母,用唱歌、畫畫把練習變成遊戲。如果她搞錯了,我們會糾正她,並加以解釋。在兩歲九個月時,她會自豪地大聲拼出Sofia,別人寫這個字時,她也認得出來(她對字母S情有獨鍾。)她可以寫出自己名字的大部分字母,雖然不一定能連在一起,方向也不一定正確,但我還是會嘉許她的努力,然後要她再試一次,她通常都照辦。如果遇到瓶頸,有時我們會先擱在一旁,隔天再加油。

 

 

============================================

 (P285) .... 旅遊使你產生變化。在經歷人生、遊歷世界時,會逐漸改變許多事,不管有多細微。你或許沒有發現這些變化。然後,相對的,人生--以及旅行--將改變留在你身上。多數時候,無論在你身上或心中,這些改變都是美好的。然而也經常是痛苦的。

 

by 波登 (Anthony Bourdain),《胡亂吃一通》(the Nasty Bits)

 

 

 

(P286) .... 我在本書中並不想這樣做。雖然我不時批評自己的文化和觀點,但我有分寸。我不是醫師,不是兒童發展專家,不是人類學家,也不是科學家,我只是一個母親,希望做對家人好的事。我不想對任何文化的教養方式或信念提出全盤性的評斷或推論,我只想用特定時間內我對個別家庭的簡單印象,來打造新的視野,以便評估自己做得如何。

 

.... 觀察許多家庭在不同情境與環境下的適應力和回復力後,我得到非常樂觀的結論。儘管我們抱持的信念、宗教和文化可能南轅北轍,但多數社會中的父母和照顧者都有相同期望:希望養出在現實生活中能成長茁壯的孩子。沒有任何文化有資格聲稱自己在特定領域的教養方式是最好的,因為每一種文化都有值得參考的智慧結晶。所以,在教養孩子時,如果目光短淺,又因莫須有的可笑原因認定只有一種最好的方式,其實是畫地自限,很不健康。

 

我們看到不同文化或其他地方的家庭所採取的教養方式,不一定要採納,但多少可以稍稍寬心,知道世界上讓嬰兒入睡、帶他們到處行動和餵奶的方法不只一種。我們的確發現孩子有過人的適應力和接受度,敢吃「奇怪的食物」,在小小年紀就能不包尿布,甚至能扛起家中更重大的責任。雖然在怎麼對待孩子上,是有些一體適用的標準,但還是有各式各樣的方法,讓我們能成為稱職的父母。陪伴孩子成長時,這樣的觀念應該能給我們力量和鼓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iva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