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之  孩子的心,我懂    懷仁全人發展中心-任兆璋修女 著

(感謝芳表姐的贈書)

 

 

============================================

 

 (P133) .... 明白孩子行為的意義,就是當他產生抗拒的時候,去了解孩子是否碰觸到了某種心情?看到孩子所看到的,希望孩子所希望的,我們要對他的世界有所了解,對他的邏輯有所認識;警惕到孩子的世界,在孩子害怕的時候擁抱他、支援他,孤單的時候去愛他,詢問的時候去教他,錯誤的時候要處罰他。

 

這些都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從父母的身上聽到、看到,體驗到感受與事實之間有很大的差距,而人生有挫折、有困難也是正常的。我們需要學習疏導自己的情緒,跟孩子分享我們的人生經驗,真真實實的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

 

 (P143) .... 我們自己也做過小孩子,常常大人有感受的時候,情緒很壞的時候,小孩子反而會以為自己做錯了事情,所以我們必須清楚的告訴他,是大人自己有感受,跟他沒有關係,讓他可以安心,不要讓他全部的精力消耗在我們的關係上,卻沒有用來發展他自己。.... 有些父母希望能和孩子做知心朋友,這首先要適時表達自己的心情。

 

============================================

 

 (P144) .... 孩子有時候很想跟大人挑戰,要跟你比一比誰是主人;他要試一試,你會不會堅持到底自己做主人,一旦發現他一大聲或者他一哭,你就投降了,以後他只要哭和大聲就可以了;或是他只要一叫奶奶,你就完蛋了。

 

這裡要很清楚的,他一叫奶奶,就把他拉到房間裡,請奶奶留在外面,事情過後,再請先生去跟奶奶說抱歉,孩子不能夠兩代一起管,只能夠一代管一代。所以成功父母的關鍵,全靠這個體會的能力,以及了解孩子行為的意義。

 

 

============================================

 

 (P152) ....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與感受,假定是我們自己的錯,我們必須向孩子表達,因為要青出於藍勝於藍的話,就要讓他感覺到被尊重。

 

小孩子隨意做了一件事情,我不武斷的說:「你就是不想要跟媽媽合作。」而是「你有什麼樣的心情,造成你今天不想照著媽媽的意思做事?」

 

我們要相信孩子,去傾聽他的想法,分辨他當時的心情,不要隨便丟給他一些我們自己的情緒,更不要馬上武斷的說你不跟我合作。

 

 

============================================

 

 (P156) .... 有些時候你會說:「隔壁鄰居的小明,他很會幫媽媽做事。」或者「隔壁鄰居的小明,他很漂亮。」「隔壁鄰居的小明,他很會照顧弟弟妹妹。」

 

你用這些話來刺激他,要讓他學習小明,可是他聽到的是什麼?「我沒有小明能幹,我不幫你做事。」「我沒有小明漂亮。」他都把它想成另外一回事。所以我們要鼓勵父母對孩子講話時,直接去跟他說:「媽媽比較喜歡你跟小明學。」

 

我們總覺得小孩子是小貓小狗,覺得他們還不夠大,還不懂事,其實每個人都一樣,不管大人還是小孩,我們在和別人來往的時候,都會去衡量別人有沒有重視我,有沒有把我看成很重要;別人是否在傾聽我所說的話;你跟我講話的時候,你的眼睛有沒有看我。

 

 

============================================

 

 (P161) .... 現在多數的家庭裡,大部分都有二、三個孩子,假定這三個孩子當中,有一個智慧特別高的,有的父母就會在人前炫耀這個孩子的成績,讓每個人都注意到這個孩子。

 

我們做父母的要了解,孩子本身智慧的高低不重要,假定特別偏愛這個孩子,這孩子的負擔也會很重,因為他經常要在人前表現得很好。人有長處也有短處,人需要很平靜的、很坦然的、很安心的發展他自己,而不是常常被父母帶出去獻寶。

 

(P162).... 所以父母親和孩子談話的時候,要清楚地讓孩子知道:「媽媽有你這個孩子是很美好的,你考的好固然很好,你只要盡力了就好,不需要一定要考得很好。」給他無條件的接納,就要常常跟孩子說: 「媽媽爸爸有你在就很滿意;有你在,媽媽爸爸就覺得很好。」

 

不管這個孩子的智慧高低,不管這個孩子漂亮不漂亮,都要一視同仁,然後小孩子才能感覺到他有尊嚴。

 

 

============================================

 

 (P169) 培養孩子做自己的決定

.... 孩子回家訴說在學校碰到的困難,我們要去傾聽他的心情。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處理他自己的困難,除非他有情緒梗在那裡,無法面對這些問題。所以無論小孩發生什麼事,最重要的就是要去傾聽他說什麼,而不是跑到學校去告訴導師,某一個小朋友常常找我孩子的麻煩。

 

也許的確有小朋友找你孩子的麻煩,可是孩子必須學著處理他自己的問題;如果他有情緒,回家我們要幫他疏導。我們要孩子有尊嚴,就必須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培養他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P170).... 孩子很小的時候,他的確沒有能力自己做決定,可是我們做父母的必須在他很小的時候開始,讓他自己學會去分辨、去選擇,培養做決定的能力;也就是讓他學會傾聽、分辨,然後做決定,這樣他才覺得自己有做決定的尊嚴,自己有做決定的能力。

 

(P172).... 我們的孩子可能還在就讀小學,可是將來都要做大人,都會有面臨選擇配偶的時候,他們必須自己拿定主意,不能夠隨隨便便的就聽別人的決定。譬如說在許多類似的個案中,令我十分傷心的就是年輕女孩或男孩來跟我談話時,在他談戀愛的過程裡發現對方很不適合自己,對方很不負責任,或者對方有很多身為長子、長孫的不良習氣,他自己覺得十分的不恰當。

 

對於這樣的個案通常我們不會幫他做決定,談話後我就說:「聽到你說對方不是很恰當,你準備怎麼樣?」這些年輕人的回答,常常是:「我就看他囉!」

 

看他的意思,就是他要把我撿回家,我就跟他回家。我們做父母的要注意,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要給他機會學習傾聽自己。感覺到對方不恰當時,我要去分辨,分辨我要不要選擇他做我終身的伴侶;我自己要做決定,而不是「我看他」,這十分重要。

 

很多時候男生會說:「你要是不嫁給我的話,我就去自殺!」有些女生也會這樣說。這時候我們要清楚的意識到,自殺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我要靜下心來分辨,是否要選你做我的終身伴侶。

 

 

============================================

 

 (P176) .... 人有正面就有反面,兩面都在我們的內在,沒有辦法只要強的那一面,不要弱的那一面。孩子還小的時候,夫婦在婚姻生活裡,就要互相接納對方的短處,讓孩子覺得人可以有弱點,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很坦然地面對自己不行的地方。

 

.... 至於高矮方面的成長,有些孩子很快就長到成人的高度,有此孩子則要到二十一、二歲才開始長,這都有可能。我們必須了解成長的速度因人而異,並且也要讓小孩子清楚,你可以長得沒有別人高,即使永遠都不會長得跟人家一樣高也可以;讓小孩子沒有壓力,他才能夠自然的成長。

 

我們要清楚孩子成長的速度,不要去增加他的負擔。假定他本身長得不夠高,或者智慧能力比人差,他自己就已經很受不了,如果我們做父母的能夠很坦然地去面對、去接納,他就會比較鬆,也比較容易發展他自己。

 

(P178).... 我經常對父母們說:「假定小孩子在聯考時遭受挫敗,而我們又能夠陪伴他通過這個失敗才考上大學,這對他來講是很好的經驗;不要等到父母親都不在了,才經歷人生的第一個失敗,那時候他要一個人去面對這個失敗,才是真正辛苦的事情。」

 

.... 我常對父母們說:「假定沒有生命的危險,不會傾家蕩產,小孩做錯事情或者不照你的意思,容許他可以去這樣做吧!」

 

曾有失敗的經驗,我們陪伴孩子通過這個失敗的低潮,這對孩子而言是非常珍貴的;有一個從失敗中再爬起來的經驗,在往後的歲月裡,他會清楚「人生可以失敗,我會走出來」,這樣的心情是用錢買不到的。

 

 

============================================

 

 (P180) .... 很多長子、長孫,父母親十分疼愛,奶奶爺爺更是百般寵愛,都讓他為所欲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樣的孩子常常是最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因為他來到這個世界,全都照他自己的意思行事,他從來不知道他所作所為的後果是什麼,所以他心裡面常常很不安。

 

因此,我們要給他一個規範,比方說:「你照媽媽講的,每天起床把床舖整理好,然後去刷牙....」小孩子就會很清楚,我這樣做媽媽會很高興,因為每一個孩子都願意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是好的、是讓媽媽高興的,所以父母給他一個恰當的範圍,替他定好了規矩,孩子能夠預測後果是媽媽會很高興,爸爸會給我獎賞,這個時候小孩子心理上就感到十分的安全。

 

孩子在我們沒有給他規範時,他自己會做出什麼事來他也不曉得,他往往消耗了很多精力,很不安,所以我們要清楚地定好規範,告訴他放學回家要做些什麼,在學校要怎麼做,都要給他一定的規範,讓他覺得我能夠把握住一切,這樣的孩子才會感覺到有自尊。

 

能夠把握住自己的生活,這對小孩子來說是很自傲的;他會覺得很驕傲:「我跟大人一樣了。」這感覺足以讓孩子產生一種尊嚴,覺得不再需要依賴父母,而是我可以跟大人一樣有自主的能力,有獨立的能力,他就覺得活在世界上很有尊嚴。

 

有時候小孩子會忘掉一些事情,這種忘掉事情的偶發事件我們也不需要處罰,因為大人也會發生同樣的情形。如果他經常丟三忘四,我們做大人的就要幫忙他,去接納每個人都有比較弱的一面。

 

比方說有些孩子下雨天帶了傘出門,就會忘記帶回來,經常這樣我們就要幫忙他,我們可以告訴他說:「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當然,不是故意的並不代表可以變成習慣。因此,我們要跟孩子說:「假定媽媽給你買的這把新傘,用了三個月都沒掉的話,媽媽就.....」

 

時間必須要短,如果說要等他用三才獎勵他,那他早就忘掉了。剛開始假定三個禮拜裡都沒有丟掉的話,媽媽就給一個獎賞,用尊重的態度幫忙孩子改變他的缺陷。

 

.... 我們要和顏悅色的對他說:「我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並不想把傘丟掉,所以現在爸爸媽媽要來幫忙你想辦法,看看怎麼樣能夠不丟掉。」

 

這是一種尊重。

 

 

============================================

 

 (P185) 及時的肯定

.... 小孩子學會做一件事情,或者做對了一件事情,做父母的要立刻給他肯定,譬如說:「寶貝會盪鞦韆了,媽媽覺得你好棒喔!」「你真有本事,學會了盪鞦韆。」

 

這就是要給他肯定,讓他不但會做,也感覺到我有能力去做。

 

有些事情我們會做,可是我們從沒有感受到自己有這個能力,因此當我們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經常會很緊張,那是因為從來沒有人給我們肯定過,所以我們對自己沒有信心。

 

譬如說排行中間的孩子。孩子多的父母親比較忙碌,他們通常只管老么;老大已經大了會自己做,老么則有爸爸媽媽幫忙,那些排行中間的孩子就好像是沒人管的,他就只好一切靠自己。

 

他必須把自己的東西收藏好、保管好,不然的話,就會被弟弟妹妹給毀了、丟掉了或者弄壞了,所以他很會照顧自己。

 

前面提到,能夠獨立自主的人才會感覺到我跟大人一樣有尊嚴。可是排行中間的孩子,假定父母親沒有給他及時的肯定,縱使爸爸在背後說他很會管理自己,可是當面都沒有給他肯定過,這時候就算他有能力處理所有的事情,也跟大人一樣能幹,可是當他做事的時候還是會很緊張、很擔憂,因為他沒有得到及時的肯定。

 

為此,我們需要不斷的與孩子有來往,不斷的給他們讚美和肯定。

 

(P186) ....父母親必須經常和孩子一起生活,譬如說在餐桌上,爸爸媽媽聊他們的人生經驗,小孩子在爸媽的聊天當中,可以學到很多父母親失敗與成功的經驗。

 

很多父母不跟孩子聊天,讓孩子獨自摸索。我們要經常安排些時間和孩子聊天,去談一談他的人生,他在學校裡和同學朋友來往的經驗,和老師來往的經驗,都需要被你們肯定。

 

譬如說上小學的孩子,今天上課的時候,班上每一個小朋友都偷偷地講話,只有他沒有,當他把這件事說出來給父母聽的時候,父母親要及時的給他肯定。不然,他只是照著父母的意思在學校做個守規矩的人,可是如果他沒有被肯定,這個優點還不完全屬於他的。

 

會做事的人,他不一定能感受到自己有做事的能力。.... 需要被肯定了以後,才能夠踏踏實實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有正面也有反面,小孩子除了正面表現需要肯定,有時候意外做錯事情,也需要被我們接納;我們必須容許孩子可以犯錯,特別是無心之過。意外的錯我們不去處罰,也不給任何的指責,而是用了解的方式對他說:「你不是故意的,媽媽很清楚。」

 

同時,昨天的過錯我不再去處罰。因為對一個小孩子來說,昨天已經是很遠很遠的事情了,所以我們對他的行為要及時的了解:「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可是這個行為媽媽會不放心,媽媽會覺得不安,媽媽會怕有危險..... 。」

 

這些都需要及時的告訴他。

 

 

============================================

 

 (P198) .... 有三個大學生同時來找教授聊天,其中兩個有過性經驗。聊天時,那兩個有性經驗的就自以為了不起,覺得他們可以去碰女人了,而那個沒有性經驗的在一旁卻不動聲色。

 

一會兒,那兩個學生走了,教授就問這個學生:「他們講話這樣貶低你,我聽了都替你抱不平,你怎麼沒反應?」「那有什麼了不起?」學生說。

 

「他們這樣對你,你都不受其影響,你是怎麼學來的?」該生回說:「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媽媽就告訴過我,我們自己要做個肯定自己的人。大約在我讀小學二年級時,鄰居小朋友來找我挑戰,他在我家門口兩手插腰說:『你有種就出來跟我打一架。』媽媽對我說:『媽媽知道你很有種,不要因為怕人家說你沒種,就被人牽了鼻子走喔!』『出去打架很容易,忍住不出去打架,那才真是有種!』從那次以後,不管別人講什麼,我都不會在意。我媽媽還告訴我說:『我們心裡面要有個天平自我衡量,不是別人說我們沒種,我們就沒種。』」

 

像這樣的事情,每一位父母都要及早把這個內在天平種在我們孩子的心裡。所以我說日常生活都要跟孩子在一起,就是當他有挫折的時候,我們要給他肯定;他可以在這方面比較弱,比較不行,但他還是該心安理得,正大光明的,因為他有自己的長處。

 

 

============================================

 

 (P200) .... 獨立自主的個性就是自己要能夠去面對人生,所以當孩子在學校有問題的時候,我們不要急著去保護、幫忙;我們要聽他說完以後,幫忙他疏導,鼓勵他自己去面對。

 

他第一次自己面對問題可能會不成功,可能會做得很糟糕,但這都沒關係,因為這就是成長的過程。成長過程裡他可以做錯很多事情,可以有很多的不順利,可是通過了之後就成了他的成長經驗,以後他就會比較容易面對人生的種種難題。

 

假定父母在我們小的時候,不把我們看得很重要,我就只會討別人歡心,依別人的喜好行事,這些都是在負別人的責任,反倒不知道自己心裡真正的需要。

 

所謂負自己的責任,就是要去體會:「我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我現在感覺到的是什麼?」

 

我們必須跟自己的內在有聯繫,假定跟自己的內在沒有聯繫,只是去注意別人要什麼我們就盡量地依從,這時候我們自己也活得很沒尊嚴。

 

最好是做一個有彈性的人。所謂有彈性的人,就是在我不掌控的情況下,別人不一定要全照我的意思去做,也可以照別人的意思。因為跟別人來往的時候,特別是跟我們自己的孩子,我們要以一種合夥人的態度相處,並非我就是權威,你要全照我的規定去做。

 

合夥人的態度,就是指我們和孩子之間是平等的關係,我們要徵求他的意見,看他需要什麼,他感覺怎麼樣,而非完全的控制關係。如果我們一定要別人照我的意思去做,別人就失去了跟我們交流的機會,如此一來別人會感受不到自己的尊嚴。

 

當然,我們也不能全都照別人意思行事,很多不夠自我肯定的人都是別人說什麼就照單全收,根本沒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家庭裡有一個不聽話的孩子,通常也會有一個孩子很乖,這個很乖的孩子就是不敢有自己的主意。

 

因此,有時候我們必須容許我們的孩子有權利改變主意,也有權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我們做大人的,自己要先有這樣自我肯定的能力,然後我們的孩子才會學到自我肯定。

 

.... 大家可以學習逐漸成長,不需要立刻的達成。我們很願意自己的孩子能夠立刻改變他的弱點,但我們要容許他可以慢慢的改,這就是一種尊重。

 

我們每個人對未來都不是很清楚,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也許明天就會發生大地震,可是我們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即使房屋倒塌,一切都可以從新開始。所以早一點遭遇挫折失敗並不是壞事,我們可以失敗,然後也會通過這個失敗,產生對自己的信任感,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未來。

 

 

============================================

 

 (P207) .... 例如「婚姻輔導團體」就是幫助父母親對自己的婚姻、自己的背景、自己的感受先有所認識,最後才能夠走進到孩子的心情裡去。另外「離別的祝福」,是我們的父母家人或其他親愛的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可是我們還有很多跟他們尚未了斷的心情,這個課可以幫忙你了斷。

 

至於「父母效能工作坊」是針對小孩子的功課,如何幫忙他們學習;還有「協談人才培訓班」,我希望每一個父母都有機會學習,以後就比較容易傾聽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繼續不停的努力。

 

(P208) ....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受過一些傷害,可是當我們長大成人,並且為人父母之後,我們必須在跟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當中,去調整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然後小孩子才會跟我們一起成長,長成有尊嚴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iva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